第55章 滴血殿堂(2/3)

六卿制度。”

哼哼---

“这些事莫不是你们几个商量好的。”范皋夷嗤之以鼻,随后说道:“现在先不要说伤不伤谁的利益,我只想问一下执政大人,下一步的四卿指的是那几家?是在原来的六卿中选择,还是你心中另有他人?”

“既然你问到了这里,那我就明确的告诉你,新的上下两军将佐人选就是韩赵魏智四家的宗主。”

哦---

原来是这样。

直到这时,智申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他一直想要听的就是这句话。他知道赵鞅是一个冷酷的人,很害怕他因为当年父亲与赵鞅不和影响到自己进入新的四卿之中,现在他总算放心了。

于是,智申上前小心翼翼说道:“我想问一下执政大人,一旦二卿被撤销,那么他们的封邑怎么办?”

“智大人所言极是,这个我已经想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裁撤后二卿的封邑和人口将回归君上所有。”

此话一出,连晋公都觉着有些意外,一直以来哪一个臣子不是如狼似虎般向国君讨要土地人口,赵鞅能将二卿的土地还给国君,晋公心里当然暗喜了。

当然了他的这种暗喜可是赵鞅早就想好的了,如果不取得国君的支持,赵鞅的改革将会是寸步难行,这一点赵鞅非常明白。

随后,赵鞅面对国君,干脆利落的说道:“臣请君上任命韩不信为上军佐,魏侈为下军将,智申为下军佐,臣将自令上军将。”

还没等国君说话。

大夫刘阳情绪激动,抖着双手,扑倒在殿前,“臣请君上慎重考虑。六卿制度乃是文公所制,历经数百年,岂能因为赵鞅这等奸臣的狂言而有所改变。君上若要同意此等奸臣之言,老夫我今天就撞死在这大殿之上。”

见刘阳如此坚决的反对撤销六卿制度,魏侈上前调侃道:“刘大夫留恋六卿制度,难道你也想进入六卿?你可清楚了你们刘氏可不是世卿,不管怎样都轮不到你们的。”

“无耻,老夫只是为了维持晋国的纲常法纪而已,岂有个人私心?”

范皋夷也跟着道:“我还想问执政大人,范吉射、中行寅得罪执政大人您,讨伐诛灭他们就是了,与范氏、中行氏其他人何干?为何要把这两家从六卿中剔除?难道我们也曾得罪了大人?”

赵鞅心想你终于跳出来了,说白了之所以把范氏和中行氏从六卿中剔除改为四卿就是怕你这样的人进入国家的核心阶层。

于是赵鞅面对范皋夷很不客气道,“当年栾氏率部族袭击绛都失败后,一族被灭;今日范氏同样袭击绛都,没有对整个范氏家族进行剿灭已经是君上仁慈,你等还有非分之想,想都不要想。”

“哦?这么说执政大人对我们还是客气了,难到还敢将我等都杀了不成?”

“你等休得胡搅蛮缠,你们的事情随后再说,今天我们议政只谈国事不牵扯个人。”说实话,当范皋夷开始质问的时候,赵鞅已经动了杀心,他很清楚任何一次改革都得在流血中走向成功的。

随后,赵鞅又转向晋公,“臣请君上下令将现在的三军改为二军,任命韩不信、魏侈、智申等人为二军将佐。”

面对大殿下面的争论,晋公总算是看明白了。以赵鞅为代表的改革派要以晋国目前的六卿制度为突破口进行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将范氏和中行氏永远从晋国的政坛上踢出去;而以范皋夷为代表的守旧派想要留下六卿制度,目的看来是五花八门,要么是等范吉射、中行寅回来;要么是自己取代范氏的位置,要么就像刘阳一样留恋传统的东西,抱残守缺,死不丢手。

但是对于取消六卿制度,晋公也是存在疑虑的,虽然他也曾很范吉射和中行寅,但是这跟六卿制度却是两码事,关键时刻,他迟疑不决了。

见国君迟疑不决,赵鞅继续朗声说道:“臣请君上下令将现在的三军改为二军,任命韩不信、魏侈、智申等人为二军将佐。”

虽然赵鞅坚持改革,但作为国君的晋公姬午还是不敢痛下决心,“众卿还是再议一下,韩大人你的意见?”

“臣同意赵大人的意见。”

“那魏大人你的意见?”

“臣也同意赵大人的意见。”

晋公望了望智申。

“臣同意执政大人的意见。”

面对四卿的一致意见,晋公心想:看来你们是串通好了。现在晋国只有四卿,他们都认为可以,寡人还能有什么意见,“颁诏,撤销范吉射、中行寅的世卿爵位,二卿的封邑收归公室;改三军为二军,中军划归到新成立的上军和下军中。任命赵鞅为上军将、韩不信为上军佐,魏侈为下军将,智申为下军佐。具体改军事宜由上军将赵鞅负责。”

国君的话音刚落,只见趴在地上的老臣刘阳突然冲了起来,大声哭喊道:“赵鞅误国,赵鞅误国啊!”

说完向殿前的柱子奔了命冲去,“嘣”的一声,刘阳的身体猛烈的撞向柱子,也许是力气太大了,撞击之后,身体随即弹回到距离柱子两三尺的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