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围攻(2/2)

时一股鲜血喷出,倒地身亡。

唯一有些能耐的大官祁宿藻死后,城内的人更加惶恐不安。林凤祥在城外秋毫不犯,深得民心,他还派人向城内百姓喊话,承诺只杀官不杀民,城内百姓巴不得太平军早日杀进城来。

城外仪凤门一段城墙,太平军土营日夜加工,已经宣布竣工。其实原本计划一条隧道,根本耗费不了这么多时日,只是后来杨秀清觉得打这堂堂南京,应该稳妥行事。于是在城外静海寺和天后宫也挖出几条隧道,全部由杨越督建。其中仪凤门做主要突破口,其他几个作为备用,以此保证能够一鼓作气打进南京。

此时,石信天和一些凯旋营士兵正在仪凤门隧道口巡逻。前日城前的那一场战斗瞬间让凯旋营的战斗力受到全军钦服,他们自知军中除了杨统制麾下凯旋营,没有哪个营可以派出三百人对阵一千人。尽管对面并不是八旗绿营,可是能够做到伤亡五六十人的代价杀敌三百余已经是让人难以置信了。

而凯旋营的士兵被杨秀清命令修养养伤,一部分士兵被杨秀清派去轻松的地方巡逻。那些士兵往往在其他人羡慕的目光中,昂首挺胸。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凯旋营有人兴奋的叫道:“将军回来啦!”

杨越跳下马,石信天替他牵住马绳。

“明天清早总攻。”杨越淡淡说道,他刚从杨秀清那里回来。

“我们会参战吗?”石信天问。其他的凯旋营士兵也将目光聚集在这里。

“我们不参战,东王说我们人数太少,而且已有两成伤亡,只需要在后方等待战果。”杨越说完之后,拉过石信天。

“东王还说什么吗?”石信天见状便问。

杨越笑着说:“给你个任务,这几天无事你从营中挑选一些表现不错的士兵,扩军之后我要让他们做班长、排在、连长。协长就不必了,一协上千人,得交给左膀右臂才行。”

石信天兴奋道:“我们扩编多少人?”

杨越深处三个指头,“三千人,三个协。”

石信天大喜过望:“好,我这就去挑!”说完他就转身跑开了。

杨越看着他的背影微微一笑,其实他原本准备用功勋制度来挑选军官,可是觉得目前新兵如此之多,时间还并不成熟。而现在凯旋营剩下的这近两百多兵,虽然操练时日也不多。但是却经历过血与汗的考验,可以一用。

杨越回过神看着那高高的城墙,打下南京之后他还必须要想办法筹钱购买欧洲使用的主流武器燧发火枪。而天王和东王的赏银虽然不会少,但是他决定要用赏银中大部分的钱来做募兵银,剩下的留着抚恤战死的士兵。

战争是要死人的,只有在确保他们的孤儿寡母不会被饿死,这些士兵才会义无反顾的上战场。

而不是清兵腐朽的绿营八旗兵,在营中只是为了混饷银,到战场上便会一触即溃。这样的军队就算有几万又有何用,几万乌合之众而已。

南京城内,听到仪凤门风闻之后,敏感的上元知县刘同缨派幕僚张继庚去查看,张继庚随即提出两个建议:先是在仪凤门城内地段挖壕沟,筑堡垒,打造火力点,封锁太平军入城的交通线,就算太平军炸开城墙也无法展开兵力进城。然后是换下仪凤门守将程三光,换上大官坐镇军心。

不得不说张继庚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秀才,但是这两个办法却很有军事头脑,并且很实用。

刘同缨觉得这两天建议很有可行性,便找到钦差陆建瀛。但是却被陆建瀛全部否决,第二条被他否决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城中如今大官,便是他堂堂钦差兼两江总督,让他坐镇刀阵弹雨之处岂不是要了他的命吗?

刘同缨仰天长叹,掩面泪奔。他知道世界末日离他已经不远了。

南京城,因为陆建瀛的专断和顽固,将苟延残喘的最后一线生机抛弃了;因为陆建瀛不听从部下的正确建议,将南京大大小小官员全部推进了绝境。

就在第二天,太平军向南京发起了总攻!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