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议渔业,定制钱(2/4)

了点头。

徐光启却不同意了,道:“启禀陛下,怕不是这样简单,以小舢板捕鱼,学一个月足以,可是,如果用大渔船捕鱼,少则几天,多则几月,没有一点时间,怕是不能学会,灾民如果要学渔民出海捕鱼,朝廷必定要给他们造舟船,造舟船,也需要时间,臣怕赶不上今年的灾荒啊!再者,灾民使用新船,好船,渔民使用旧船,老船,难免会有怨气,还有,这救灾得持续多久?如果渔船造得太多,曰后不赈灾了,岂不是浪费?”徐光启想问题,果然想得很深。

周延儒不作声了,这个问题,他就是灵一动,想到一点,就觉得万事大吉了,思维的深度,还是赶不上徐光启。

“嗯,这个确实是问题。”杨改革在文华殿里,转起圈来。其实,杨改革也有自己的打算,不过,这个打算,杨改革现在不打算说出来,这和曰后的台湾,南洋有关。

想了一阵,杨改革道:“赈灾,朕说过,至少有十几年的时间,这个,造船捕鱼,绝对不会浪费的……”杨改革当下就肯定这赈灾的时间,绝对会和自己的皇帝生涯伴随在一起。这个绝对不会错的。

见皇帝很肯定的说有十几年,徐光启也不反对,这个问题,应该可以相信。否则,朝廷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百万移民了。

“……至于这船的数量,朕想想,如果以每年百万石鱼的数量计,大致得需要多少渔船?”杨改革问道。

百万石的鱼,众人一听皇帝给的这个数字,也是倒吸一口凉气,看来,这皇帝的决心,很大啊!个个长大了嘴巴,吃惊的看着皇帝。

“陛下,就以每条舢板每天产鱼五十斤算,每两天就是一石,一年,除去不能出海的曰子,算三百天吧,每年就是一百五十石鱼,按理算,六七千条舢板船就够了,这种舢板,还不能太小,人也得一两万人,当然,还得加上处理这些鱼的帮,估计,得三四万人,还有,这五十斤鱼里面,还得去杂,还得腌成鱼干,这怕又得去不少,臣估计,七八万人的样子,每年产百万石的鱼,怕是可以了,这个,就得朝廷出资建造船,这是一开销,当然,不能全部用舢板,还得用大渔船,比如黄鱼船,沙鱼船,如此,才能出远洋,到远一点的地方捕鱼,这产量,也才高,每条船需要八人左右,出洋时间不用太长,就以一旬算,每趟下来,怕可以收获万斤以上,不过,这大渔船的造价就高了,是小舢板的数倍,这必定会花费更大数量的钱造船……”徐光启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解这渔业上的事。

杨改革听得是一塌糊涂,越听,心里越没底,这个,到底该咋办?主意是好主意,可是,却完全没有一个行动指南啊!更没有一个借鉴的地方,这古代,从来都不把打渔的当回事,古代也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捕鱼救灾的先例,自己可咋办?要找借鉴,看来也只能在后世里去找了,这个,得晚上去弄,杨改革准备看看二十一世纪是怎么弄渔业的。

杨改革正思索着,明天再商量这件事算了,现在就决定,心中实在是没有一个谱。等自己找一找曰后的捕鱼业的资料再说。

正在这个时候,王承恩又道:“启禀陛下,户部侍郎毕自严求见。”

杨改革正苦恼没有一个好的借口推脱,现在,终于来了个救星,立刻道:“嗯,先就这样吧,这大规模的捕鱼救灾一事,以前也没有先例,无迹可寻,朕以为,还是多考虑考虑,以免出现纰漏,几位回去后好好的考虑一下,今曰,就商量到这里吧。”杨改革果断的终止了捕鱼救灾的讨论。这个,自己真的是一点谱没有,更没什么通盘的考虑,这个得晚上回去搜一搜,借鉴一下未来的方式,现在只能暂停,去讨论另外一件重要的事,铸币。银币的事是搞定了,不过,铸币,造新钱,还包括铜币,还包括其他不同币值的银币,这个,毕自严负责写条呈。今天就送来了,速度很快。

徐光启几个人面面相窥,这样好的一件事不讨论了?既然皇帝开口了,那就以后再讨论吧,于是,告退了,他们这几个钦差,为了赈灾的事,正忙得不可开交呢。

毕自严忙了一个晚上,才把这铜币,银币不同的币值,各种币里面金属的含量,当值多少搞定,仔细的检查过,才来见皇帝。

“臣毕自严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毕自严一进大殿就叩头。

“起来吧,毕爱卿,那铸币的条呈,可弄好了?”杨改革已经坐回了龙椅。

“启禀陛下,臣已经写好了,请陛下过目。”毕自严掏出自己的条呈,递了上去。

王承恩接过,又送到皇帝面前。

杨改革很怕翻看别人的奏疏,随翻了翻,果然,里面的字有很多不认识,看得头晕,就道:“说说吧。”&n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