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邮政局和招待所分家(3/4)

&ns;“回禀陛下,臣以为,整治驿站的目的无非就是遏制[***],节约朝廷开支,所以,微臣建议,驿和栈分开,驿就是驿,专门传递军情,公文;而栈,则是接待过路来往之人员,微臣说的这个栈,乃客栈之栈,而不是站立之站,所以,此栈之意思是接待过往的人员,……待分流之后,驿依旧归兵部管理,而栈,则有礼部管理。驿,肩负有传递军情、公文之重任,所以,臣建议陛下,仍可由朝廷给饷,犹如官军一般,甚至比普通官军给予更高的粮饷,以全陛下厚待驿卒之心,而栈,则由地方负担,朝廷每年补贴一部分,即可……”刘懋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杨改革不住的点头着,这个刘懋和历史上说的有很大的不同,不知道是怎么了,本该是以后才该这个人物登场,说的也是裁汰驿站,可是如今,这个家伙出场的时间提前了,说的内容,虽然和驿站有关,可是,却不是裁汰驿站,而是分离驿站,驿站分家,驿归驿,栈归栈,这个提议,倒是很让杨改革动心,都说李自成是邮递员出身,可是,如今名号是邮递和招待不分家的。李自成可以说成是邮递员出身,其实,也可以说是招待所出身,因为邮递和招待这两项功能,在明末,是合并在一起的。而曰后的邮局和招待所,绝对是两个单位。

既然自己扔到驿站里的钱,连个花都没冒,那么,再扔钱进去,恐怕就是傻冒了。杨改革盘算了一下,自己想要稳住李自成之流,想要稳住邮政系统,确实,邮政局和招待所,得分家了。

“诸位卿家,都说说各自的意见吧。”杨改革心中,稍稍有了点主意,决定看看大臣们的意思。

许多大臣也都事先知晓了这件事,那刘懋,是一个极不合群的人,上的奏疏,更是参了众人一本,这利用驿站沾公家的便宜,大家都在干,对这个人,也是很不客气的,可是,很不客气归不客气,再怎么着,别人还是进士出身,七品已经够低了,别人不犯什么大错,难道还弄个八品进士吗?

许多人也忧心忡忡,皇帝前些曰子才给的银子,确实,还没出京畿,就花掉了大半,能真正分到天下驿卒中的银子,寥寥可数,见有人揭发这件事,心里,少不得有些惴惴不安。

杨改革的眼睛转了一圈,居然没一个人开口说话的。

“施凤来,你是首辅,你先说。”杨改革恨这些官僚们无耻,黑暗,坏自己的事,害自己的命,对他们,是恨得牙痒痒,却没什么好办法,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自己想一举扭转贪污[***],要让人人当活雷锋,那是不可能的。

“启禀陛下,臣以为,驿站分开,是好事,驿站迎来送往,所费破糜,常常侵占本该归属驿卒马夫的银钱,导致军情、公文传递不力,如果分开,加强驿的管理,提高驿卒,马夫的粮饷,想必,传递军情,公文会更加顺畅,及时。”施凤来不敢提百官们贪了皇帝银子的事,转而扯起驿站分家之后,驿在传递公文上的优势来,算是顺着皇帝说话了。

“不错,施爱卿,说得有理,朕原本的打算就是要体恤传递军情,公文的驿卒,马夫,可不是要给大家填那个填不满的填坑,那驿站迎来送往那个窟窿,朕是知道的,没想到,会这样严重,既然如此,那干脆,驿站分家,驿归驿,归并不管辖,属于兵的一种,且属精兵,粮饷要教普通士卒要高,粮饷皆有朝廷直接拨给,朝廷给的不足的,由朕补足,目的就是要使我朝传递军情,公文的速度,有一个大的提高,我朝这几年,关外的军情,北方的旱情,时时刻刻都需要传递大量的往来书信,必须加强传递军情,公文的速度,……至于栈,朕是说客栈的栈,分家之后,依旧由各地衙门打理,专门负责沿途往来人员的住宿,银钱,一部分由朝廷拨给,一部分由地方负责,一部分,归住宿人员自行负责,驿站自己也可以负责驿部分,如此,倒是省了朝廷、地方各州县的不少开支,诸位以为如何?”

杨改革现在也看出这驿站分家的好处了,自己要安抚的是李自成,要的是提高军情和公文的传递速度,至于那个吃喝[***]的招待所,早一点分出去更好,由公款吃喝边吃事业姓单位,自筹一部分经费,也算是和曰后接轨了。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皇帝的话,这件事,为了大家的利益,本来该反对,可是,反对的理由却很牵强,再说,皇帝那里的十万两银子,被大家漂没了,皇帝也没说追究的事,万一自己站出来,皇帝要追究那十万两银子的事,谁担下来?自己吗?谁吃饱了没事干啊?于是,在众人的一片观望和犹豫之中。皇帝又道。

“既然众位卿家都不作声,那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驿栈分家,之前的事,朕也不再过问了,驿栈分家的事,既然是刘懋刘卿家提出来的,那就由刘懋负责了,对了,这驿栈分家之后,一个归兵部管,一个归礼部管,那么,刘懋就去了刑部的给事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