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工业(3/4)

了“钢”,一个细微之处的变革,就这么有了新的进展。细微的变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里细微的改动,那里细微的变动,或许此时不被人太注意,但随着年长曰久,必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待到数年,乃至十数年,数十年后,人们会发现,原来自己改变了这么多。这种种细微的变革叠加在一起,就会产生偌大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又正是彻底改变整个社会所需要的能量,改革,才会真正的实现。

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很畅快,很惬意,可也更加的艰难,所遭遇到的压力和反弹,也必定更加的大,人亡政消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个应该是钢做的吧?”杨改革书写了一阵,就问道,这个钢,和后世的钢还有有些区别的,没有后世那般明晃晃,倒是有些黑不溜秋的感觉。

“回陛下,这个正是钢做的,据刘吉善说,他历经两年,用天下数种材料来做尖,比较好的也就是这些,金,钢,铁,铜……”王承恩连忙说道,这种给皇帝进献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都能到皇帝的的,处于安全等等考虑,这种东西,一般也就是个意思,更多的是告诉送的人,皇帝收到了了事,或者干脆没下文,一般并不会把什么东西都往皇帝面前搁,万一出了什么事,没人兜得起,要给皇帝过目的东西,一般都会经过层层的把关,层层的检查,一些特殊用途的东西,更会自己先弄明白,绝不会什么都不懂,就往皇帝面前凑,那样的话,皇帝还真的是一个高危职业,王承恩对这套东西一清二楚,也就是这个原因。

“有点意思……”杨改革笑了起来。这个东西,自己也没强求,没想到,如今却有了这么大的进展,确实有点意思,看来这帝党的人倒是还挺懂自己的心的。

“……他又是怎么想起来用这些的?”杨改革笑着问道,对刘吉善能搞出“钢”很感兴。

“陛下,据说,好像是孙元化帮了不小的忙……”王承恩立刻解释道。

“孙元化?……”杨改革倒是意外了,没想到,这事还能和孙元化有关,再一想,又觉得正常了,孙元化那里用穷举法炼钢,倒是炼出了很多特殊用途的钢,虽然特殊钢材的产量和质量不太稳定,但要说弄一些特殊钢材来制造这个钢尖,那还是绰绰有余的,再想到,那孙元化可是正儿八经的帝党,这刘吉善更是帝党的“老前辈”,刘吉善制造出“钢”,也就好理解了,想来焦头烂额的刘吉善没少求孙元化帮忙。

“呵呵呵,有点意思……”杨改革更是笑到,虽然这钢还属于蘸水钢,顶多算是储水钢,和后世的钢有着很大的差异,可也不得不说,有着巨大的进步,对书写习惯和历史,有着不小的改进。更值得杨改革高兴的其实是:钢铁产业果然是社会进步的一大驱动力。自己不过是用蛮力,用穷举法炼钢,立马就得到了回报,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书写工具进步那么简单,更是说明,钢铁产业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从这一点来看,这件事绝对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其意义绝对算得上重大。

钢铁产业在逐渐的壮大,发展,在不断的稳固。

细微之处变革的威力,杨改革算是深有体会。

杨改革很满意,微笑着看着这些“钢”。想得是如何进一步的进行工业化生产这些“钢”,看到这些钢不是金银包裹,就是玉石名贵木材包裹,显然不符合工业化生产的特征。

“这些东西好是好,不过,却过于奢侈,这些东西,应该尽量用最便宜的价格造出来,让后卖给天下人,这么好的东西,当给天下人分享,而不是呆在皇宫大内,供朕一人享用,大伴说是吗?”杨改革想了想,很快就有了主意了,准备立刻上马“钢”生产线,准备工业化生产钢。

“陛下说得是?”王承恩对于皇帝做生意,那是一点意见没有,很自然的就如此答道。

“大伴,立刻让孙元化找人,想办法把这个东西大批量的生产出来,这个东西,除了尖一定要用钢铁制作,其他的能便宜就便宜,当然,也不能不影响使用效果……”杨改革简单的说道,这件事,准备交给孙元化去负责。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杨改革想了想,这件事,还不能就这么随随便便的下个旨,自己最好还是亲自写信过问一下,把事情交代清楚,也免得孙元化瞎忙活,除了交代孙元化,还得好好的给刘吉善写封回信。

“算了,此事还是朕亲自交代,有些事,一时也说不清楚,待朕仔细想想再说……”杨改革想了想又说道。杨改革寻思着,孙元化那里如今在按照自己的交代,摸索和制造制造工具的工具,比如钳子,这个算是制造工具的工具之一。工业化,简单点说,实际就是以制造工具制造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