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功名(1/4)

尽管龙朝的改革有许多缺点和矛盾,但是其积极作用还是很大的。首先确立了皇朝和五行宫的地位和传承问题。其次是激发了所有人的获得功名的热情。

就拿皇族来说吧,现在张统西一人有护法、官职、爵位、食邑四份收入,钟维天和张统凡只有五行宫的掌门和护法殿殿主待遇,其他张氏族人只享有王的爵位待遇。现在所谓的皇族仅只指张峰爷爷这一支子孙,其他张氏人员只能算族人,算不得皇族。那么从他爷爷张运和那边下来就分成三支,到他这又分成三支。他名下的三支当然是皇族中的皇族,均封为二等王,象张峰二叔、三叔的后代只能封三等王。有了王位,不一定有食邑和职位。所以张家子孙纷纷要求出仕,或任地方官,或参军,获得功名不光增加自己的收入,还有为当选下一任皇帝打下基础。这皇族出来做官吧,又带来许多问题,谁敢管呢?朝廷有巡察部,他们有心也没那个胆呀!别人不敢管,只有自己管。于是皇族宗庙里又设了一个巡察族内人员的机构,称为巡察会,专门考查、记录族内人员得失,做为选拔推荐做官或做皇帝的依据。这出来做事是好事,可是怎么按排职位呢?小了显不出皇族之威,大了不一定胜任或服从。所以又重新针对皇族人员做了个规定,皇族满十八岁的可出仕,当官要从县令一级开始做起,参军要从校尉一级开始做起,每三年考核一次,胜任者职位的可继续担任,不胜任的或有过错的就撤掉职务,三年内不得重新任职。优秀者,有功劳的,按照朝制可以升职受封。不管要求怎么样,只要达到十八岁的张家子弟都积极出去谋生了。有积极性是好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去任职,当然还有一些资质差点的、年老一点的,怎么办?既然是皇族,当然也有一些特权。于是将距离龙岛一万多里的一个方圆二万里的岛屿划为皇族的族产,不用向朝廷交税,岛屿内的所有收入归皇族共有。于是一些不适合出仕的族人被派到那是管理皇家族产。收入的二成储存起来,用于应对危机。二成用于宗族公共事务用度,六成按照人数均分。当有的族人向张峰建议多弄一些皇产时,张峰说:“不少了。一个皇族人生下来就有爵位,衣食无忧,已经为朝廷增加了不少负担了。何况整个龙朝都是皇族的,要那么多私地干什么?有操心皇产的,还不如多为龙朝操心一下吧。龙朝在,皇族在。龙朝亡,皇族亡。”

皇族的人积极出仕,其他大臣和百姓也一样。象杜如玄多年执掌内阁府,功劳较大,被封为玉华公。因为他的食邑之地在一个玉华县的玉华镇周围的九个镇,就以玉华镇作为称号。其他封号也主要以食邑地或居住地为主,少量的是取一些吉祥或有寓意的称号。他的子孙中习文的多习武的少,所以大量的开始谋求各级地方官员职务,少数的加入军队,担任一些低级军官。

用功名刺激各阶人士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龙朝作贡献,这本是好事。但运行一年后,又发现了一些弊端。那就是一些有背景的后代没费大力的就占据了一些重要岗位,甚至有些根本无法胜任所担任的职位。这对龙朝的整体是不利,长些一往,龙朝的官吏体制就会被种种小团体所分割。龙朝建立之初选用官员以推荐为主,后来采用了考试制与推荐制并存的制度。大量当官的或五行宫内高阶武者的后辈要去当官,这个冲击可是很大的,很容易造成一些才德不行的人占据要位。所以改革官吏制度又成了重中之重。

首先是皇族之人出仕问题。既然是皇族,让他到哪里任职都会影响到当地的整个官府管理机构。光现在去当县令的就有五百多,将来还会更多。有才能,那还好,如果没有才能,那怎么办?所以对皇族出任县令的规定了数量,那就是三百名。在龙朝境内挑选了条件好的县、条件一般的县、条件差的县各一百个做为皇族子孙历练之地,任期为三年,然后进行考核,优升劣降。谁来任这三百县的县令呢?当然由皇族宗庙负责考核后推荐,报朝廷任用。这变相地加大了皇族自身的竞争力度。

其次是其他人的选拔和任用问题。还是以考试为主,推荐为辅。但是推荐的条件加多了,首先推荐之人必须是公以上人员,如果被推荐人事后发现有什么大过错的话,推荐人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就就让推荐人也会仔细端量一番后才做决定。其次是推荐后的人要经过吏部考查后任用。第三试用期限是一年,一年内有成绩就继续用,没有成绩,就淘汰。虽然这还不能完全避免一些走后门的现象,但大体上可以控制以前不分良莠就出仕的弊病。

虽然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存在,一些不好的地方都在慢慢改变。龙朝的吏制发展迅速,为龙朝的健康成长打下了基础。

与出仕当地方官的相比,参军的人更多。因为参军获得军功的机会更多,来的更快一些。因为现在南部列岛和东部的启明郡都在扩张,只要能打下一个岛屿,就能有一大批人获得军功,本是寒门子弟的可一步拿到爵位,一些爵位较低的可更进一步,甚至获得新的食邑地。

还没到兽潮来临之时,征东大军又先后攻下了海蛇岛和海龟岛,分别改名为日明岛和月明岛,也设立县府,归启明群管。做为征东大军的统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