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二十二章 妙算胜算(1/2)

砰——

尽管在登基大典的时候表现得毫无瑕疵一副贤王的派头但是在回到王府之后鲁王李隆昌还是忍不住有摔东西的冲动。此时当着几个心腹的面他就将一块玉镇纸狠狠砸在了地上然后方才一屁股坐下脸上仍然带着森然怒色。

“王爷……”

“别说了你要说的话我全都清楚!”李隆昌不耐烦地一挥手怒气冲冲地哼了两声:“我当然知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京城内外的防戍大权全都摸不上手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枉然可我就是不服!人说虎毒不食子可是她倒好逼死了三弟然后又逼着老二出家我虽然迁了大国可有什么用?朝政一点都不给我插手反倒是让陈诚安当了右相让那个小丫头监国再过十年这个朝廷这个天下岂不是要姓陈!”

听到这一阵咆哮几个谋士不禁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怎么劝。要说对于两个弟弟李隆昌有多少亲情那还真的不好说毕竟先前回京之后这位王爷可是立刻和皇帝……不如今应该说是先帝生了剧烈的冲突。如今之所以叨咕这些大约也只是兔死狐悲吓破了胆而已。可惊吓固然不假忽然让一个连周岁都不到的婴儿骑在了头上李隆昌自然是受不了的。

“现如今太后的病不过拖一天是一天罢了王爷暂且放宽心且图后计。”

这已经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打出了时间牌太后毕竟是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拖多久.更新最快.可李隆昌毕竟还在盛年。等到太后两脚一蹬上了西天李隆昌倘若以皇帝亲伯父的身份登高一呼还愁没有人响应么?

李隆昌脸色稍霁。但心里仍然还存着疙瘩。自己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地性格他心中清楚得很。虽说如今已经是病得不成样子。但倘若她临死前来一招釜底抽薪为新帝扫除最后一个障碍那么他这个鲁王不但当到头了而且说不定连性命都保不住。他就算再安分守己。可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到时候就连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没有了。

绝不能束手待毙!

打定了这个主意之后他便抬头扫了面前数人一眼郑重其事地道:“各位都是我的心腹之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地道理你们应该清楚。如今别的不怕就怕有人对母后进谗到了那时我未必就能够独善其身。如今南北大营和侍卫亲军司固然都握在母后地人手中但也不是全然没有机会的。”

见一帮人全都愣住了。他不由恼怒地一拍桌子声色俱厉地道:“你们想想办法至少拉拢那么几个。我不要他们倒戈相向只要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通风报信!否则到时候被人一锅端的时候。就连哭都来不及了!”

“是是是!”

一群谋士全都恍然大悟。个个连连点头又商议了一阵之后。众人便纷纷散了而其中一个年轻人故意慢吞吞地落在最后。看到人都走了他连忙上前关门而后匆匆走到李隆昌面前低声提醒道:“王爷登基大典上宣布的旨意您应该都听到了。虽说这是大多数人都料到的毕竟不合礼法。宫中那一位那里是不是可以想想法子?她出身微贱没有什么外援若是可以……”

李隆昌闻言一愣随后眼睛一亮立刻赞许地点了点头:“你提醒得不错这确实是一条不可忽视地路子。山鸡变成凤凰未必肯一直屈居人下只要计算的好说不定就走对了路子。妙啊你果然聪明!”他抬眼望了这个年轻谋士一眼忽然觉得越看越顺眼和那些一味强调谨慎的人就是不同。思忖片刻他便又开口问道:“此番新帝登基只是尊母后为太皇太后又封了夙儿那丫头作了长公主其他的一概未动。我寻思着永乐那孩子刚刚落葬是不是可以在尊号上动动文章?即使不能当长公主至少加一个大国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王爷英明!”

看到李隆昌因为自己一句话而心绪大好反而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那谋士顿时眉飞色舞:“永乐公主孝行可嘉当初就连太后也被感动此番新帝登基自然是应该褒奖的我到觉得王爷应该花点力气为永乐公主争取封号。通过这个王爷可以想办法挤入中枢哪怕管一丁点实事也好。若是他们连这一点也不答应王爷便占住了一个理字。”

“好说得好就是一个理字!”

这么多天来李隆昌就是因为寻不出一丁点优势而惶惶难安此时忽然听到一个理字仿佛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眼前豁然开朗了起来。他霍地站了起来来来回回在房间中踱了两步忽然指着那个谋士道:“你回去给我草拟一个方略出来要是好我立刻就提拔你席月例翻倍再设法抬举你出身!”

“多谢王爷!”

人一走李隆昌便捋须沉思了起来。有些事情他一向不愿意去做也一向不屑去做但现如今为了保全自己却不得不多多下功夫。不就是装可怜博取同情心么只要下功夫还怕不能做到?再过不久就要开恩科了士子之心倒是可以利用。这个江山这个天下终究还是得和士大夫共治的。而这些人对于牡鸡司晨有什么看法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母后看着吧你只认为我不适合坐在那个位子上我就设法坐给你看!我有足够的时间去耗在那种穷乡僻壤呆了那么久我地耐心足够好了!

他忽然推开了紧闭的窗子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最后抓起桌子上的一个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