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五章 形单影只(1/2)

夜晚的皇宫显得格外幽静白日里恢宏高大的宫殿此时却在月光下投出大片大片的阴影带来了一种更加凝肃凄冷的气氛。无论是外朝还是内朝诸殿除了御花园之外向来不种大树为的就是防止有人行刺。而到了夜间那一队队巡逻的禁卫也渐渐多了起来。

崔夙简直不知道自己用什么心情出了慈寿宫往日向来驭下宽和的她头一次声色俱厉地驱逐了那些侍卫和宫女自己一个人跌跌撞撞地走在那冰冷的青石地上。十天之内所有的政令将一改之前从宣政殿下达的惯例全部从慈寿宫往天下。

但是这一切都是表象!那个让群臣畏之如虎的人那个镇压朝堂最重的一尊佛已经不在了!而且她居然还不能流露出一丝半点的悲伤因为她还要配合已经不在的太皇太后演最后一场戏!

她实在没有想到那一刻会来得那么快前一刻太皇太后还在拉着她的手追忆往事而后一刻那双刚刚还温暖有力的手却一瞬间变得冰凉无力。她眼睁睁地看着那双眼睛变得涣散无神眼睁睁地看着那只手从她的手中滑落眼睁睁地看着那最后一声叹息严严实实地堵在了口中。

从现在开始她再也没有那个可以在疑难时提供建议的老师也没有那个在伤心失望时安抚慰藉的外婆无论从血缘还是从亲情那个待她最厚爱她最深的人已经撒手西归从此之后阴阳永隔。

“外婆……”

她几乎用最低的声音轻轻唤了一声.更新最快.一瞬间泪流满面。她默默地站在那高高阶梯的阴影之中任由泪水放肆地洗刷自己的所有痛苦放任双肩无力地抖动。十天。她要在人前用最坚强地姿态挺过十天甚至在那些自己最信任的人面前也不能露出半点端倪。她真的能够做到么?

她仰望着深蓝地天幕只见一轮如弯钩一般的残月散着阵阵清冷地光辉而在它四周赫然是一颗颗璀璨的繁星。天上飘着不少乌云无论残月还是繁星都时不时为乌云掩映。清辉和阴影交替笼罩着大地。

崔夙终于止住了那种激荡的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随即用帕子仔仔细细地擦拭了一把脸但依旧能够感觉到眼睛的红肿。刚刚她在慈寿宫门口大雷霆的一幕应该有不少人看见了只怕不消一晚上就会有消息传遍全城说是她受到了太皇太后地申饬。

这不就是太皇太后的目的么?即便是已经过世了也要用肩膀为她分担最后一点担子这样的偏袒和护持天下间又有谁能够办得到?从始至终。她就一直是太皇太后唯一偏爱的那个人从始至终她都是得天独厚的。太皇太后从来没有放过手。从来都没有!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后徐徐从阴影中现出了身形。她的时间并不多。只有十天。倘若不能在这十天之中让所有的事情纳入正轨那么。她只怕就再也没有那个机会了。

此时正好有一队禁卫巡视而过看到忽然窜出来的崔夙众人全都吓了一跳甚至有几个新补入地年轻人抽出了腰刀。好在领队的中年禁卫眼睛极好一看清人便立刻厉喝了一声随即一马当先地跪了下去其他人随即恍然大悟纷纷跪下行礼。

“参见长公主!”

崔夙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巧撞见巡视的禁卫淡淡扫了众人一眼便微微点了点头:“都起来吧既然职责在身你们继续吧!”

众人起身之后那中年禁卫看到崔夙孤身一人不觉有些担忧连忙建议道:“长公主是否要卑职等人护送你回去?”

“不用!”

这一次崔夙地回答斩钉截铁随即不耐烦地转身离去。看到这一幕一群禁卫不由都愣住了。直到几乎看不见人方才有人小声嘟囔道:“以前似乎没看见长公主那么凶的!”

“废话换作你被太皇太后训斥一通你会不会不高兴?”内中一个消息灵通地禁卫冷不丁插了一句见旁人全都看着他他立刻闭口不言直到包括领队在内地其他人纷纷催促他这才不情愿地解释道“听说太皇太后今天召见诸位大臣长公主似乎在某些事情上和太后顶了两句之后又单独留了下来。看长公主这架势自然是挨了训斥!”

要说平日有人没事拿这些话出来胡说八道众人一定不会相信。但刚刚他们确确实实看到崔夙心情不好因此信的人倒有一多半。而领队见情况不对连忙喝令众人重新上路巡视心底却同样存下了一个大疙瘩。

一天之内镇国平安长公主遭到太皇太后申饬地事就在整个宫里传了个遍那些早已没了权势和倚仗的先帝嫔妃个个心中称快面上却一个都不敢表露出来难得串串门的时候还少不得各自叹息两声。而借由几个来往外朝和内朝的小太监这消息也渐渐往朝廷官员中间传去。加上有两个昨天正好去过慈寿宫的官员口风不紧一时间崔夙昨天的两个提议全都被人传了出去。

与此同时原兵部尚书冯万深和吏部侍郎蔡准双双罢官和流放岭南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在噤若寒蝉的同时不少人也纷纷打听起两人的罪状在诸如贪赃枉法私泻机密等一大堆罪名的下面赫然有狂妄自大这一条。琢磨这其中的含义许多人自然是心有所悟。

而与此同时鲁王府中却陷入了一片欢腾。原因很简单就在这天一大早永乐公主进封为永乐长公主的旨意终于下达对于一直锲而不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