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金玉良言(十四)(2/3)

临安王反问:“你得先告诉我你知道多少,我再酌情考虑告诉你多少。”

“首先,这一年你其实并未出海,其次,找到的长生药是假的,第三,所谓的长生岛是你用来囤兵的,第四,遗诏是假,第五,恭喜你能安然走出皇宫且掌握了更多的兵权,太子因为心软,错失了一次杀你最佳的机会,第六,放弃皇位是以退为进,你会卷土重来,第七,倭人中的那个相似者,其实就是你。”

轻乐一口气说完,临安王惊叹地鼓掌,“你这看家本领不赖啊,我对你的预言有点兴趣了。”

“收起你的轻视之心。”轻乐不满地继续,“方才是我能肯定的,剩下的是我的猜测,第一,你真正下定决心做这一切的时候,是皇帝下令格杀那刻?”

这句话一出,临安王的脸色有片刻的不自然,轻乐不肯放过任何细节,目光死死盯着他,“第二,皇帝驾崩,你私兵围城,确实是想过直接逼宫的?”

“第三,倭人进攻的时间很巧妙,其中应该有你的功劳?”

“第四,和祭司之间的协议,是让萨江获得自由?”

她闭口不再多说,目光示意他回答,临安王规规矩矩坐直了,“你确认的那几点没什么大毛病,但你说鸿信是因为心软,我不得不指出你的天真了,难不成你以为他对我真有兄弟之情?我此去兴东,若是赶走倭人,将功折过,毫无功绩,若是赶不走,正好名正言顺问罪,若是死在倭人手中,那更好了,他肯定如释重负,拍手称快。”

轻乐平静地说:“他不是对你心软,是对沿海三省受倭寇侵害的百姓心软了,他最大的遗憾是手中没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勇将,自己又不能亲上战场。如你所说的情况或者他都考虑过,但我觉得,他一定是希望你能战胜,赶走倭人的。”

“你对他很了解?”

“如同了解你一般。”轻乐凝重地说:“你将倭乱引进,牵连三省百姓无辜受灾,纵使你能平倭乱,这份罪孽也不会消除。”

“帝王哪个不是满手血腥。”

轻乐无法苟同,“刻意制造的牺牲?”

“父王扩张国土不也一样有牺牲,帝王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会争,想活命有错吗?”

轻乐无法回答。

“同样生在帝王家,因为我是生来不祥的三皇子,我就永远只能生活在阴影之中吗?十六岁我用命赌,才给自己多了一条选择,一年前,我若不设法离开,父王病重,会提前为太子清扫危险,出海后消失无踪,沿海却长期有一支驻军坚守,说起来是父子情深,其实是要第一时间掌握我的动向,混在倭人中,不论真假,格杀勿论,他连一晚上都没犹豫,走到今日,每一步都凶险万分,为了结束这种提心掉胆的日子,我只有拿命再拼一次,只有我自己登上帝位,至那一日,我才能真正睡个安稳觉吧。”

“王爷,你……”

“就让我倾吐一下内心的想法吧。”临安王望着她,“总觉得再不找个人诉说一下,我会撑不到真正决裂的那一日。”

轻乐不死心继续问:“凭你的隐忍聪慧,应该有更稳妥的方法可行,一定要大动干戈看京城被血所染吗?”

临安王站起身,“你不是神女吗?应该最能明白天意不可违罢,我最后再拼一次,是死是活马上就要结束了。”

“预言……”

“本王不需要预言,将来如何,由本王一手造成,知晓未来再想尽方法去改变,恰恰是限制了自己的未来,祭司没教过你吗,意图改变未来的做法往往只会推动未来的到来。”

他潇洒离去,轻乐却在茶楼坐了许久。

祭司的话言犹在耳,她矛盾地既认可又质疑,如今想来,她竟还不如临安王看得通透。

预言之所以为预言,可能连它出现后众人会如何应对都预料在内,天命不可违,一切的努力,终是徒劳啊。

倭人来犯,起初势头很猛,等临安王训练的第一批海军进入战场,局势就已经开始逆转。只是这仗一直打得不愠不火,没什么大的捷报,眼看春季即将过去,连士兵都开始坐不住了。

“我们一举进攻把他们打回老家,让他们再也不敢来犯!”

“就是,每次要乘胜追击时被退兵,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倭人早就穷途末路,我们该夺回两省!”

“……”

同意决一死战的声音此起彼伏,临安王却在帐中蒙头大睡,手下副将也坐不住了,前来寻问:“王爷,要不您就说个时候,也好让大家有个盼头啊?”

“你们还真当自己稳赢了不成。”临安王半倚在床塌上,坐没坐相,“穷寇莫追的道理你还不懂吗?倭人失败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与他们决战,正趁了他们的心意,他们迟早要死,你说能不想拉个垫背的吗?”

“可这么拖着也不行啊,军饷都要告急了,圣上也时时寻问战情。”

“告急?”他伸手一掐,像个算命的煞有介事,“告急了好啊,连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