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何处起苍黄(八)(1/2)

雨完全没有要停的意思。

姜正意从腰后抽出长刀,又压了压斗笠,积水哗啦啦地倾泻而下。他注视前方,这么大的雨敌人不可能还藏更多的人,总共七名全站在面前了。那中间的白面具遇雨而不湿,是个货真价实的修士;六名黑衣甲士两人持戈,四人持刀,皆着黑玄半身甲。这种由仙家轻铁打造的甲衣轻便强度高,只是价格高昂,一般只会给贵族豢养的死士装备,看得出来华平岳是下了狠心。

七人站在雨中,既不行动,也无交涉,俨然一副自己胜券在握、对方在劫难逃的模样。姜正意冷笑一声,像猎豹一样屈膝弓背,“的确,这一场战斗输的只会是我,但也只有我。”他的瞳孔泛着冷光,全身肌肉紧绷,握刀的手臂和岩石一样紧实坚毅。虽然他退伍多年,但还不曾放松过一刻,只要他想,他依然还是训练有素的姜家军中的一员。

“泠泠,带着你的剑吗?”姜正意问道,见到庚泠泠从怀中捧出一把铁锋,他又道:“会杀人吗?若是我没拦住,心脏、喉咙,随便哪里都行,把剑刺进敌人的身体。”这把铁剑是姜正意在路上给她买的,最最普通的大路货。庚泠泠说她练过剑,会一些把式,家里还有一把用来练习的木剑,姜正意便给她买了这把剑,以备防身之用。

庚泠泠惊惧地问道“姜叔叔,我们会死吗?”

姜正意安慰道:“不要怕。你看这场大雨,绝对是我们天然的帮手,你只要跑出十米,他们就看不见你,知道吗?只要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有人靠近你,就杀了他;我喊出口令,你就跑。服从命令,你就能安全。”

庚泠泠像只惊恐又乖巧的小兽,轻轻地点了点头。

“好姑娘。”姜正意低声道,“你年纪还小,这种事本不该叫你遇到,但它发生了也好,你要学会接受它,然后抗争它!”最后几个字姜正意几乎是吼出来的,他提着刀发起了冲锋,这头猎豹在雨中狂奔突袭,它伤痕累累,同时身经百战。

“杀了他。”白面具冷冰冰地发出指示,六个黑衣甲士齐齐撞破了细密的雨阵。最前面的两个持戈甲士人未到杀器先至,一左一右送出长戈,将姜正意的去路交叉封锁,直捅其面门。姜正意也使过长戈,这种长柄横刃武器可以啄、勾、砸、劈、砍,像这样捅出之后,定会接一个勾砍扫荡的动作,接招者若是使铁板桥或是后空翻去躲,势必要吃到长兵器的苦头,被下刃剐下大片血肉。不过,姜正意不解敌人为什么会来两个持戈武士。戈一般多见于战场上,它作为一种辅助类兵器,在冲阵破坏队形或者打车战时效果奇佳;但在日常生活或是单打独斗中,同为长兵器的枪才更有杀伤力。

现实并没有时间让他去多想,只当是华平岳猪脑子下的命令。他直刃平推,使出一招“开天门”,刺入两戈岔口,生生架住了两条戈刃。接着,他一转手腕,刀锋流转间划开了系绳,轻松地卸下了一条戈头。戈最大的弱点便是戈头和柲之间接合十分脆弱,战场上屡见戈头掉落的情况,所以胡和后缘都有穿孔以绳紧之,姜正意对此了如指掌。另一个长戈甲士见势横扫,姜正意一个仰身堪堪躲过,左手掌心已多出了一把十字弩。他顺势搭臂而射,三枚强劲的弩箭顿时洞穿那甲士喉咙,留下鲜血汩汩的空洞。

一人倒下,姜正意不敢松懈,四条白晃晃的刃锋已杀至眼前。他手中的并非连弩,再射需要上弦,眼下没有时间,果断抛下手弩,提身后退。四个刀客仍举刀再追,但刀尖终究差姜正意的胸膛一线。而这一线,便是致命的一线。姜正意右手挥刀,与敌人相接;左手悄然入怀,扬出了一抔黄土。纵天有大雨,也耐不住距离近、力道大;刀士们脸上也只蒙了面,并未覆甲,所以这一手扬沙偷袭卓有成效。姜正意抓住时机,冲到了最近一人的面前,举刀使出一刀“撼山岳”劈向面门。姜家刀法讲求一个“直”,招式多的是这种大开大合路数,力道强,响动也大。那人看不见,但听出是重砍呼啸,自然双手举刀格挡。姜正意却是冷笑一声,翻手抽出了第二把刀,狠狠刺进对方腋下,直通脖颈,取了性命。那人这才明白自己中计,然而为时已晚。

姜正意左手的刀是和庚泠泠的剑一起在路上买的,是一口材料和手艺都最普通的铁刀。当时他想着多一把刀或许能够多一分胜算便买了,没想到现在居然真的用上了,只盼待会儿遇着要紧关头不要断了才是。那黄土是他在茶铺门口抓的,这倒不是临时起意。他知晓自己胜算不高,便一路上都在思考应对之策,以求保全庚泠泠。他有侠义心肠,但绝不是会以下三滥招数为耻的迂腐之辈。相反,越是这种生死攸关的场面,这些阴招损招,他用得越是得心应手。从军多年,要是每一场性命搏杀的战斗都幼稚对待的话,这条烂命早就没了。

姜正意骁勇善战,也同样足智多谋。试问谁会因为追杀一个女孩和一个老人而劳心苦力?所以他料想敌人定会自信托大,不会准备太多手段,这就给了他足够的应对空间。其次,既有修士前来,那必是“只有修士”或是“修士加侍卫”的阵容。修士应为一到二人,侍卫则为十人左右,超过这个额度,追杀成本就太大;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