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风华正茂(四)(2/3)

几个词都愣了一愣,这意味着冉染无量境已经趋于中期,这个速度在亲传中都是上游了。裴尹尹也才在前几天刚刚度过风劫,在无量境刚刚起步罢了。

第二步六量修士主修炼气。在洪劫之前,小量、大量是把丹田和经脉中灵气液化,并能够在丹田中凝聚成一方小湖即可迎接洪劫。安稳地把洪劫暴走的灵力提炼大补后,便会形成气海,再结出气海之心,这是海量境。

然后修士便需要在气海中进化出气山。气海之心会在化晶境结成境界固体,渡过镇压的山劫之后,会量境会把结晶正式化作气山。此时的气山仅仅是纯粹的灵力之山,还需要在弥量境把这白纸山冲刷成符合自己灵根的气山才可迎来风劫。

风劫虚无过后,无量境的气海会真正蒸发,汇入气山,气山稳固。最后的度归境需要把在气山中结出山海之灵方可作罢。

境界提升说起来寥寥几句,看似容易,但每一步都需要天赋和时间。冉染说她“气山稳固”意味着就是气海已经全部蒸发完毕了,而裴尹尹丹田之中还是一片汪洋。

至于她口中的“和庄尘配合给对面一个教训”倒也不是真的开玩笑。庄尘十分擅长控场,在场的每个人都见识过他对人在行动上的限制,再加上他的突出的近身能力,兼修阵法的辅助,团战中他如鱼得水,有着不容小觑的杀伤力。沈颂评价他“对全局有着近乎天眼一般的理解”,是个“能够只手把握全场的人”。

但庄尘的短板很明显,甚至说过于扯后腿了,停留在化晶境,连山劫都没渡过的修士,纵使有多少手段,在单打独斗时也难以招架来自高段位的碾压。

庄尘对外只说是功法问题,但众人也没见到他换心法。乾清这种宗门,明显不会缺少高端心法,即使是宗门最高经典《上乾清心经》,以他的地位,那也是可以学习的。

尘界大部分仙门之物,心法、气术、武器、法宝、丹药,乃至灵草都是按照气、玄、元、灵、仙这个断品体系来分的,每品分人、地、天三阶。《上乾清心经》作为乾清镇宗经典,品阶已经达到了灵品地阶,举世难得。

庄尘修为不怎么样,在术式方面倒是很有天资,一手符咒之术玩得出神入化。乾清的四大术法:《乾龙吟》、《袖里乾坤》、《莲鸣》和《燕踏芳华》,他学了中间两门,已经炉火纯青。

乾清还有三大武学,分别是枪术《轻岳》、掌法《重鸿》、步法《莲浮》。传说以前还有绝顶的青莲上仙的独门剑法《青莲》,但不知为何消失不见,此事成为了乾清的最大遗憾。

这三大武学庄尘一样都没学,武学方面庄尘有一门指法、两门剑法、两种步法,已经足够了。其实仙道发展到现在,修士使用的武学和气术这个概念的界线已经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想要学乾清的这“一个镇宗”和“四大三门”,难度极大。不仅包括本身对学习者的极高的天赋要求,还包括学习的资格难度。

一般的入门弟子是难以接触到这些的,你有足够的贡献和莲子心也不管用。除非你表现出来的实力足够,有幸被选为内门精英弟子,那么就可以提交申请,经过重重审核,有资格去用大量的莲子心向宗门兑换,心法的难度最大。在四大术式和三大武学中,精英弟子分别都只可选一门。

像庄尘这些亲传,获得这些难度就要低很多了,没有像内门那般麻烦。毕竟每个亲传弟子在成为亲传之前就有严格的审核了,身份绝对清白,天资绝对可靠。贪多嚼不烂,亲传弟子在四大三门中可以各自挑选两样。

顶级的功法、庞大的资源就是这种大宗门、大家族的竞争力,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愿意去拜入宗门或者加入家族。资源越多,慕名者越多,天才也就越多,名声也越大,更多的资源就会聚集过来。这个由逝去的某位修仙大能提出的循环理论,至今被世人奉为势力经营的经典。

相比之下,散修的资源要少很多,不过凡事无绝对,悠悠一个尘界,散修掌握的资源和力量也占了一个大头。除了这些,要获得这些绝佳资源的话,还有一条蹊径,看脸。尘界这么大,历史这么悠久,埋在地下的前辈啊,洞府啊,遗迹啊什么的数量也是茫茫多,万一哪天走路踢到了千百年的某某知名大能的传承,这一生就不愁吃喝了。

庄尘停留在低端境界时间这么漫长的确是功法的缘故,他这门功法对清气的需求量极为夸张,近乎到了一个变态的地步,但他不愿意换。这件事季拓也提过,只是在看到庄尘坚定的目光后,便再也没提。季拓还以特地把这件事在上层面前糊弄过去了,为此他对季拓分外感激。

教他修炼的那人告诉庄尘他给予的所有东西都是这世上最好的,那,便是最好的,庄尘对此从来没有任何怀疑。富养造就的是庄尘的高于云端的眼见,这让庄尘现在对身边能接触到的东西都不太以为然。

“在全国大比之前去看望他一下吧。”想到那人,庄尘忽然忆起日子相冲了,故而打算提前去看望一番。亲友那里却是已经将话题转到了他身上,冉染开了一个头后,众人开始互相汇报着最新的境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