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2/6)


“娘…”李川儿听出女子琴声,双目泛红,玉指狠狠抓着衣角,哽咽般有些说不出话来…哑儿见着心疼,轻轻握着女子小手,却不知如何安慰。萧衍看着女子沉沉叹了口气,心中想到“这文德皇后怕是心有死结,青山派的旧事到底和她瓜葛太大,否者也不会步出深宫大院来这幽谷…”

不知过了多久,曲声慢慢淡了下来,女子吟声也渐渐隐去…广凉师这才缓缓开眼张口吟道“天地孤影任我行,难觅一人两知心。谁道红尘醉茫茫,梦饮灵犀醒言情。”

烛九尊见二人还未见面便吟起诗来,当下打起哈气,故意搅局道“观音婢,你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念着些酸绉绉的段子做什么…无趣的紧,还有你这个怪道士,人家观音婢是李世民的老婆,你来凑什么热闹…”

那抚琴女子身着黑袍,头戴斗笠,只一双玉手露在袖外,素指轻弹,片刻缓缓念道“若下清酒,葡萄佳酿,郎君相携共语。”

广凉师淡淡笑了笑,灰袍随风摆动,双手负后,目色难解,张口回道“苍穹难留,朝花夕拾,伊人醉在心头。”

抚琴女子再吟“侯府红灯,石阶青岩,人生难得知己。”

广凉师接道“霓裳佳舞,琴瑟琵琶,春秋只在几语。”

“念念去去,思思依依,红尘饮断浮生。”女子声音沉沉。

“金陵苏杭,禅灯古寺,难忘最是心间。”后者淡淡言着。

过了片刻,抚琴女子忽然站起身来,语气骤变,定定回道“朔方不行,茶马勿踏,大理美人吟笛。”

广凉师回之一笑,也朗声念出“酒泉沉浊,大漠龙门,我意荡却天地!”

“好个我意荡却天地!”烛九尊听到这里才觉快人心哉,两双大手沉沉拍了三下“怪道士到底是世间难得高手,少年得志时便有如此心胸!人生便应该踏遍四方,见这世间苍穹!”他一语点破这词来历,众人却是不太明白。

原来隋朝末时朝纲败坏,天下纷争四起,文德皇后观音婢与家人离散后来流落吐谷浑都城街头,当时广凉师仅才十余年岁,位列王侯之爵。要说那日也是巧合,广凉师读完中原经书觉得无趣,他心中踌躇不堪独自行在街头,忽见一女子孤零零的坐在角落,似昏似惊,模样饥肠辘辘。于是他上前问了原由,得知此女竟是中原西州人士,名观音婢。遇上便是缘,他当下决定收留女子回府中做一侍女,也算救人一命。怎料到了府中没有半月,这女子竟然把他的道家经书倒背如流,这便引起了他的兴趣,二人你言我语,天南地北淡淡聊来,沉前旧事随性而语,美酒佳酿浊饮难醉。小半年后二人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时常出入成双,策马玩耍。再过两载寒暑,广凉师被兄长慕容凉德带到先天古碑密处修学武艺,那观音婢也作为侍女身份陪伴在他身边,二人在古碑边研习经文,探究武艺,朝夕相处。如此这般再过八年之久,观音婢也落得了绝代佳人之貌,而广凉师生在吐谷浑自是眉目舒朗,一表人才,自此之后二人便已师兄妹相称。二人武艺登堂入室,也兴起了周游天下的想法,于是三年内二人走遍江南秦岭、茶马西南、大漠酒泉历历在目、吐蕃迦楼梦中难忘,最后在安庆都护府外遇见了女子双亲。原来数月前,李渊起兵得势,中原天下渐渐平定,观音婢的双亲也得以回到西州。女子斟酌数日最终还是答应父母回了中原,二人约定十年之后再在长安聚首,那时李渊朝廷尚且与吐谷浑相处融洽,二人书信也是常有往来。甲子醉人,流年醉心,怎知后来十余年,慕容亦方起兵作乱,广凉师担起复国众望竟无法抽身东行寻找女子,后来他潜入宫中取了慕容亦方的人头,诛杀乱党二百余人,手上也沾满鲜血,他虽觉得自己似个阿鼻罪人,可是心有还有一处净土住着她。等到吐谷浑逐渐恢复国力,百姓能得安居养生之后,他终于有了去寻她的机会。可他再见到她时,却是在那含元殿上,那年他找李世民理论大唐为何不出兵帮助吐谷浑平乱,二人对峙大殿,一言不合争斗起来。广凉师当时混元两极功已然鸟瞰苍穹,竟以一人之力独败宫中七大高手,孤身纵横皇宫。最后却是被一女子挡下,她依然娇颊丽丽,绣眉杏眼,伊人如旧,可却凤冠居首,身着皇袍,二人相视难言,竟凝咽般呆的痴了。原来她早已嫁做人妇,还做了大唐的国母,他见到女子也念起旧事,却又知无可挽回,刹那间竟老了几分,双鬓染雪,他不免闭目恨恨,心头苦闷,失魂落魄。最后,他不愿再让女子为难,也再难执着起兴师问罪的念头,于是独自回到南柯堂,辞去官职,整日闭门不出,众人皆不知他心中所念…

“阿婢…你…你还好么?”广凉师看见女子,面上暖暖一笑,足下轻转到了女子面前丈许,开口柔声问道。

“凉师…你这又是何苦呢…”女子摇了摇头,沉沉叹气。

“我那日在将军府见了那雅云袖法…便认出是你…可我去年几次来幽谷寻你,你却藏身不出…”广凉师说到这里也是七分悲凉三分怀念。

“你找到我又能如何…且不论我还是大唐的文德皇后,再者我在长孙府处事不明,害的青山派百年清誉被毁,如今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