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流派——真大道(3/3)

艳服、日与贵官相往来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得到吴澄等文人学士的称赞和敬仰。

张清志于元成宗末掌教,历武宗、仁宗、英宗至泰定帝,深受尊崇,授以演教大宗师、凝神冲妙元应真人,统辖诸路真大道教事。‘掌教将二十年,教风日盛‘。其所居大都天宝宫,‘日食数千指‘,其盛况可见一斑。

真大道在长期的掌教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体制。首脑机关是大都天宝宫,为历代掌教所居之地,设诸路真大道教都提点,教门都举正等以辅助掌教工作。其下据元代的行政区划设立各级地方组织。第一级,行省设提点都举正。如王清贵曾任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等处都举正提点。第二级,路设道录、道判。如陈德元曾任大都路道录,赵德松曾任汴梁路道录,郑进元曾任卫辉路道录等。第三级,州设道正、举师。如《隆阳宫碑阴》记有涿州道正,固安州道正,雄州道正,易州道正,顺州举师,易州举师等。第四级,县设威仪,如《隆阳宫碑阴》所记房山县威仪黄德元等。最基层为宫观,设提点、提举、知观。

吴澄于泰定二年(1325)为天宝宫作碑时,张清志尚在世,张何年逝世,何人嗣教,不见记载。可能此后不久,真大道即归并入全真道。

注:

1《道园学古录》卷五十:《真大道教第八代崇玄广化真人岳公之碑》

2《宋学士文集》卷五十五:《刘真人事》

3《顺天府志》卷七:《大元创建天宝宫碑》

4《金石萃编未刻稿》:《先天宫记》

5《道园学古录》卷五十:《岳公之碑》

67《吴草庐集》卷二十六、《金石萃编补正》卷三:《天宝宫碑》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