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研究生特招(2/3)

追逃的逃犯信息只会在系统内发布,仅供各级公安机关查询比对,对外保密,其受众面仅限于公安民警……”

为什么有那么多逃犯逍遥法外,为什么明知道他们逍遥法外却不发布通缉令?

原因很简单,太多了,根本发布不过来。

如果有一个逃犯发布一份通缉令,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不用播放或刊登其它内容,满屏满版全通缉令。且不说这么发布能不能起到作用,就这么发布本身也不现实,会引起社会恐慌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公安多么无能。

毕竟十几亿的人口基数在这儿,违法犯罪分子自然不会少,如果按照美国的标准,在逃人员会是现在的几倍。

虽然是个“笨办法”,但必须承认是一个好办法。

一位领导笑道:“王教授,如果把‘网上追逃’应用于实战,意味着会吸收通缉的部分职能。将形成一个‘多警种’、‘多部门’、‘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局面。”

“差不多。”

王教授拍拍电脑,不无得意地说:“全系统共享全国范围内的在逃犯资料,刑警、治安民警、户籍警、交警,在日常工作中全可以比对,能大大提高抓捕在逃嫌犯的效率,大大节省基层办案单位的追逃经费。”

“笨办法”一样能收到奇效!

信息通信局的一位领导忍俊不禁笑道:“边应有、边实战、边推动信息化建设,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冯局、顾主任,王教授,解放战争时我军曾用过‘没良心炮’,把国-民-党军队炸懵了,以为什么先进武器,以为多大口径的火炮。你们搞得这个数据库和比对系统,跟‘没良心炮’差不多,非常实用。”

他们二位说行基本上就没问题了,顾主任乐得心花怒放,很谦虚地笑道:“我们是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立足现有装备,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

“立足现有装备,立足现有条件,这个思路非常好。对了,这个点子谁最先想出来的?”

设想很重要,同时又不是那么重要。

比如人类怎么才能飞上天,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人设想过,直到发明热气球和飞机人类才真正能在空中自由翱翔;又比如原子弹,爱因斯坦贡献大不大,可是谁也无法否认费米等真正把原子弹首先搞出来的科学家。

顾主任虽然具有行政职务,但首先是高校教授,习惯性从学术角度是看待问题,不会抢这个功,不会抹灭小伙子的贡献,指着坐在最后一排介绍道:“经侦教研室韩博同志第一个想到的,我们侦查系从基层借调过来的教官。”

“韩博,这名字听着挺耳熟。”

刚借调过来就为公大立下一功,一位校领导对小伙子很满意,微笑着提醒道:“冯局,‘韩打击’您有没有听说过?”

冯局一愣,旋即反应过来:“02.28案?东华税案?”

“就是他,”校领导抬头起,大声道:“韩博同志,别不好意思。起立,正式自我介绍一下。”

“是!”

韩博急忙起身敬礼,中气十足地自我介绍道:“报告领导,思岗县公安局民警、公大侦查系经侦教研室兼职教官韩博,请各位领导指示。”

“你就是韩打击,初生牛犊不怕虎,果然年轻,果然名不虚传。”

冯局上下打量了一番,哈哈笑道:“马副部长慧眼识珠,你这样的同志不应该留在基层当派出所长,应该有一个更大的舞台,发挥出更大作用。”

原来自己这么有名,刑侦局领导都听说过。

韩博被搞得很不好意思,在这个场合也不合适说什么,站得笔直,保持得体的微笑。

领导一个比一个忙,搞清楚“不联网的网上追逃”到底怎么回事,确认这个“笨办法”的确可行,只要能应用于实战就可以收到奇效就行。

表扬了几句打出“共和国第一税案”的小伙子,听了一会儿关于“网上追逃”有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很高兴很满意的带着几档案袋材料走了。

他们回去后绝对会向部领导汇报,成果应用于实战的可能性超过80%!

趁校领导和系领导心情好,陈主任把韩博拉到领导们面前,笑眯眯地说:“阎校长,顾主任,小韩极具上进心,也有决心,打算同时修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法庭科学,准备报考北大生命科学院的研究生。”

“这个可不太好考。”

“所以说他有决心,作为教研室主任兼导师,我当然支持。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今年报考,并且能够同时考上,我们和北大不好招录。跟出嫁一样,一女不能嫁二夫,必须有一个取舍。”

顾主任反应过来,不禁笑道:“特招,我们公大先特招,这么一来只需要报考北大,不需要再报考我们公大。”

研究生不仅可以保送,一样可以特招。

只是特招大多是成绩不太好、分数不够,但具有某些特别条件的。比如一些学生干部,做过许多学生工作、社会经历比较多,在社会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