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绝壁论国事 白衣作卿相(1/4)

正月,太子下令,因山河形便,分天下为一府一司十二行省。

以刑部尚书元珍农为营州观察处置大使、加检校中书令衔,经抚辽东。

停云自汤泉宫返京,阖门绝客,避居桃花陂别业,故旧部将皆不得见。太子由是益重之。

正月,图鞑寇燕州。

————《国朝史鉴》卷第六十九

北宅建于欹湖北岸,任停云说道:“殿下请随我来。”太子瞧瞧另一边的峭壁:“停云,咱们去那里瞧瞧。”任停云点头道:“是。”便在前面带路。

太子边走边问:“停云何以反对孤出兵收复庭州行省?庭州东西南北各有四千里,远摄极西四十余部。当年太宗圣皇帝、卫靖元帅发兵十余万,征伐多年,方有此地。然后通道路,置邮驿,掩骸骨,画疆界,复生业。于是丝路畅通,商旅不绝。西路繁盛乃先皇开创之伟业,岂能失于吾辈之手?况且庭州沦陷,胡骑轻易可进关中,去年归利氏拥兵逼犯帝京,一夜之间胡兵天降,此殷鉴未远!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庭州都必须夺回。嘉烈和云飞离京之前,孤也曾问过他们,他两个也都是赞成的。”

任停云平静说道:“经营西域乃我东唐国策。庭州为丝路要道,各部亦心向朝廷,商旅往来,赖我国驻兵庇佑,庭州失却,我国便无力经营丝绸之路,更致关中危殆,动摇国家根本。所以历代人主皆以重兵镇之。我并不是反对殿下收复庭州,而是眼下时机并未成熟。”

太子点点头:“你接着说。”

任停云继续说道:“西台部兴起于西海原,如今势盛,东至小金山,西至雪海热海,黑水关以西诸部皆从属之。其既非商货产地,又非集散之地,而以武力控制丝路,切税商胡,督其征赋,榨夺各部和商队财物,其所作所为并不得人心。又夺我庭州,更狼子野心,觊觎中原。所以西台这一战是非打不可。只是西贼去年虽被我军击走,然实力尚存,非轻易可取。”他咳嗽几声,“兵者国之大事,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若没有一战定之的把握而贸然出师,稍有不慎,就会是十年兵甲误苍生啊。”

几人走上崖顶,纵目眺望湖光山色,太子这会已无心赏景,拈着唇髭思索道:“卿的意思是得要有十成的把握才可用兵。只是去年卫国之战,一大批军官士卒力拒强虏,百炼成钢。趁着现在尚有可用之兵,若不一举克定庭州,只怕几年之后,又无兵可用啊。”

任停云点点头:“殿下所虑只是其一,其实还有其二,如今辽东新复,尚未巩固,北胡窥边,图鞑仍会不时南下袭掠。这都是不可轻忽之事。所以眼下要做的事有两件,一是重整军务,常练精兵,使我东唐无论何时均有可战之强军,另一件就是彻底平定北方。”

太子沉吟道:“你的意思是?”

任停云简洁地道:“欲复庭州,先灭图鞑。”

三个人都吃了一惊。太子一时踌躇:“你这个方略未免太大。图鞑称雄漠北,兵锐马捷,我东唐倾全国之力亦难说可灭其国。一旦兴义兵征讨,莫说十年兵甲误苍生,就是二十年也说不定。再说战乱方平,藏库未实,既不能速决,只消拖上一年两载,国家就得给全掏空矣。”

任停云摇头道:“图鞑不灭,殿下就不能用全力于西路,必为其所掣肘。我国在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图鞑人同样也在准备卷土重来!草原部落不比中原,他们只有比咱们恢复得更快。去年这场战事,图鞑元气大伤,这是将其一举灭之的千载良机!”

他止住咳嗽,双目精芒灼灼:“欲怀远必先安近。殿下监国掌政,宏业有望,然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训兵饬士,堪备不虞;而不可论功行赏,刀枪入库。若遣一二名将,假以数年之期,必系霍察之颈,致之阙下。然州一举可复。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功业必成。四夷率服,殿下方可兴道致治,倡行仁政。时不再来,机难轻失!愿殿下详察之。”

听着这番鞭辟入里,精当透彻的分析,李嘉显钦服地望着这个俊雅清隽的年轻元帅。现在他才明白过来,为什么申中书举了一堆将领,而太子兄却是一心想着要邀任停云出山。

他突然又想到十余日之前,自己随太子前往定武门外的左右屯卫营,营中驻军都是任停云的旧部。那样大雪天,辕门外当值的军士一头一身的雪,却依然象石头人一样矗立不动,站得笔挺。单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位元帅治军的能耐了。

太子俯瞰群山之中的欹湖,岗峦竞秀,碧波微漾,山风吹来,春寒料峭,心中却是热血沸腾。

剿灭图鞑汗国,以数年之功换取北边的长久安宁,然后运全力于西域。以使四夷降服,海内乂安,洵开百年盛世之基。这将是多么伟大的历史功绩!

他转头望着任停云,满怀期翼地说道:“国祚中衰,朝廷多难。这些年军政渐废,兵士久不习干戈,外胡来侵,莫之能御,致生民涂炭于寇手。思之令人痛心疾首!以武功定边疆,以文德绥海内,此孤之宿志也。然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