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农道(2/3)

养鸡鸭、腌菜、编篾、绞麻绳,在种灵草之外,已能自给自足。

余刚四顾打量。修士的洞府集中在一片地势稍高的小丘之上,下半截用砖、上半截用黄土垒出一个很宽的高台,四座土坯房位于高台四角,这就是弟子居住的二阶洞府;高台中央继续用条石垒高,上筑一座砖瓦房,这就是他们所在的三阶洞府、门主居所。高台之下围了一圈凡人土房,再就是牛棚、猪圈、鸡窠,还有关鸭子的栅栏;只有北面留着一片空地,种着十多颗桑树、柳树,树下放着一具石磨。外围就是修士的灵田和凡人的自留田了。

听说中原少灵山,那里的宗门也有很多这样的,所在地界本身没有灵气,而是种灵草或垒灵石以为灵地。若是种八分自家的田地,在中间种一分修士的灵田,便是井田。

他上次来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短短数年间竟成了一座小的宗门。这种平地造灵地的方式和直道的烽燧相似,但平常宗门哪有霍山的财力?若是遇到越人侵袭等意外,就只能散架了。

----------

“种田的谷雨忙起来!说有说得好嘞!”

“嘿---哟!”

此时的田里,农夫们正喊着号子干活。号子声踏着韵律,隔着老远听起来都干劲十足。有眼尖的农夫望见了门里来的客人,领调的词就变了:

“依呀那个小妹妹,哪家是你哥哥嘞!”

“嘿---哟!”

红英才吃得饱饱的,听了调子脸红红的,正好打出一个嗝。“嗝...”

余刚和明跃见状,哈哈大笑起来。

红英脸更红了。

“小姑娘,没见过人干农活吧?”明跃三十来岁年纪,个头高高的,一副胖胖的笑眯眯的脸庞,披着宽松的青色大褂,脚上汲着草鞋,十足田舍翁样。

“谁说的?我从小干活长大的!”红英不服气的说道,“薅草的时候我也喊号子,不过是秧苗太高了,为了让爹娘找得到我!还有栽秧、通水、割谷、打场子,我都会!”她从出门起就憋着一股劲要表现,结果没找到罗公子,倒在这儿阴差阳错显摆起农活来了,一点也不像个修道的弟子。

余刚和明跃又哈哈大笑。明跃看着红英粗壮的胳膊和手里的茧子,知道这小姑娘说的是实话,这是个帮家里出力干活的农户女儿。

明跃出自霍山的二流世家,一身筑基后期修为,却甘于在此操持破败的沙洋门,因为他修的是农道。旁人眼中不屑为之的农活,在他看来是修炼的正道;沙洋门看着艰苦,于他却是乐土。

明跃看着红英,毫不掩饰欣赏之色。目前沙洋门的四个弟子要么也是世家出身,即使是凡族过来的,在家那也是受尽宠爱的宝,罕有入门前就干过农活、精通农事的。

他想将红英留下来,但沙洋门目前已有了四个弟子,若再收一个,就要再搭一座洞府,那将给凡人农户们增加更多负担。若是大手一挥,从霍山调资源过来,那就违背了农道垦殖的初衷...

这也是农道尴尬的一面:吸引不了、安置不了欣赏的弟子入门。

余刚看出了明跃的招揽之意。红英学不了他的功法,说不定能学明跃的农道,比起带红英回村,他更愿意让红英留在愿意收留她的宗门。便指着红英说道:“我这趟出来,除了为以后谋个出路之外,也想给这个弟子找条出路。”

言下之意,改换门庭,他这里不存在障碍。

听了这话,红英也察觉了不对劲。她看看师尊,又看看外面广袤的原野,心里有些犹豫。她是奔着罗公子出来的,有点不愿意留在这破落的沙洋门干农活。当然,相比之下,她更不愿意没个说法就回村。

“余兄要找什么出路?”明跃岔开话题道,“郭谦昨天才来过沙洋门,跟我说他曾去田家村找你,让你跟他一起跑这趟商路。事后他去闭关,会推荐你为商队护卫首领。但是等了几天没等到你。”

“哦?”余刚倒没想到,他在黄鹤坊市等郭谦,郭谦却在田家村等他。商队昨天才经过这里,现在继续追或许还追得上。他问道:“郭谦有没有说,他们接下来往哪边走?”

“额...”明跃像是知道了什么消息,犹豫着不知该不该说。在余刚的催促下,他才说出郭谦和商队的去向,并密语告知余刚,流传的各路越人队伍将共击商队的消息。

“郭谦知不知道?”余刚神色严肃的问道。

“商队跑得比消息快,我也是在你们来之前才收到的。郭谦想必没听说。”

余刚沉默思考片刻,觉得还是应该先追上商队,将消息告知郭谦了再说。他对红英吩咐道:“你就留在这里,我继续去追。”

“我要跟师傅一起!”红英自己替自己做了决定。

“好!”余刚陡然增了胆色。想当年他和郭谦二人带人过荒原,十趟百趟也没怕过,方才闯出点名头。现在越人势大,他们不硬拼,尽往瘴气里面钻,越人还能找到他们?

余刚却是不知道,这次是霍山的大公子在背后谋划此事,敌人也不止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