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百年恩怨(2/3)

热刺队已经提前所定了一个联盟杯32强的席位。

下半场霍德尔便用埃塞灵顿换下了陈曦,两射一传的陈曦下场是得到了主场球迷们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

陈曦下场之后,热刺和aok萨洛尼卡队又各进一球,最终热刺队以总比分4比1成功晋级联盟杯32强。

接下来,热刺队就要开始全力准备四天后的北伦敦德比战了!——

随着北伦敦德比的临近,整个北伦敦地区都陷入了一片狂热又紧张的气氛之中。

球队在备战的训练中显得谨慎了许多,而球队的气氛也沉闷了很多。

这让陈曦有些不解,他只知道热刺和阿森纳之间有着很深的恩怨,但是具体是什么,他就不清楚了。这几天霍德尔的动员会上也只是反复的提到一句话“北伦敦德比战是不需要动员的!每一个托特纳姆人都有义务在北伦敦德比战中拼尽全力!”

陈曦自然也想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好在与阿森纳队的比赛中像霍德尔所说的那样,拼到最后一口气。

只是,热刺又没有专程为球员们进行“洗脑”,陈曦这个不明真相的家伙实在是很难进入这样一种情绪之中。

最终,还是已经在热刺工作了二十几个年头的克里斯对陈曦详细的讲述了一下热刺与阿森纳队之间的百年恩怨……

为了争夺领地,凶猛的狮子会展开殊死搏斗,足球俱乐部也一样。但对位于北伦敦、大本营相隔不过3英里的阿森纳和热刺来说,德比的意义却不是仅为争夺地盘和球迷这么简单。

对热刺球迷来说,伦敦是一回事,北伦敦又是另外一回事。事实上,不管是热刺还是阿森纳球迷,从前他们都很难把切尔西放在眼里,更不要说富勒姆、查尔顿、西汉姆和米尔沃尔了。

关于热刺与阿森纳之间的德比情绪,说来也不是相互对等的。热刺对阿森纳的仇恨更深,阿森纳对热刺的敌意,很大程度上只能说是一种自卫反应。

阿森纳诞生于泰晤士河南岸,于1913年把主场从南伦敦北移到伊斯林顿的阿森纳球场,也就是曰后人们熟悉的海布里,而那里距离热刺的白鹭巷只有区区三英里,这让热刺球迷非常不满,两队仇恨的种子由此种下。

1919年发生的升降级名额之争,才真正让枪和热刺从此成为水火不容的陌路人。

那个赛季热刺排名甲级倒数第一,而阿森纳在乙级只排名第五,按照正常情况两队将在英乙相逢。不过,由于战争甲级联赛中断了4年,1919年联赛重开时,组委会决定扩军,将甲级队由20支增加到22支。

当时联赛中并没有一套正式的制度规定哪些球队应该降哪些应该升,阿森纳队主席诺利斯就把握住这一点大作文章。

当时的规则是降二升二,英乙冠军德比郡和亚军普林斯顿升级没有争议,剩下的两个名额则将在英甲第19位的切尔西、20位热刺,以及排名英乙3至6位的巴恩斯利、狼队、伯明翰和阿森纳之间产生,最终决定是通过投票决定哪两支球队能参加甲级。

精明的商人诺利斯通过他强有力的段,或拉拢或威胁像切尔西这样的可能降级的英甲球队,贿赂了多支拥有投票权的中立球队。最终帮助阿森纳队以18比8的绝对优势将热刺队送进了英乙!

受到算计的托特纳姆热刺自然怒不可遏,他们第二年就从乙级重返甲级,而激烈程度不亚于战争的北伦敦德比,从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1928年,已经正式定名阿森纳的枪在联赛最后两轮连续输给热刺的保级对朴茨茅斯和曼联,致使热刺再次降级。白鹭巷方面认定枪故意放水,这更让两队之间的仇恨上升到了顶值。

时至今曰,当阿森纳球迷炫耀他们是留在顶级联赛时间最长的球队时,热刺人都会马上反唇相讥:事实上阿森纳从未升过级,他们的席位是从热刺身上偷走的。

尽管阿森纳与热刺在战争年代曾一度共用白鹿巷球场,但双方球迷却从未在此找到友谊。

在那个时期,两家俱乐部的拥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对立,阿森纳支持者是非常都市化的中高产阶级,而热刺球迷则则是趋向于中低产阶级。

阿森纳人曾经用这样一个笑话来讽刺热刺人:说是如果你在热刺球迷的看台大喊一声“taxi”,那么立刻就会有一片出租司站起来应答。

除此之外,两支球队之间风格也是截然不同。

热刺队成立以来就一直将进攻打法当做球队的作战方针,他们也凭借着自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