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3、道之衍生(2/3)

大帝这次收起身上气势,朝着执念刘浩微微行礼以示感谢。

不得不承认真武大帝是真正的‘君子’使然,他心境的提升,确实有着执念刘浩些许提示,可真正的原因,还是自己参悟通透,可他却认为这里头有着自己欠下执念刘浩的因果,这才行礼使然。

换做刘浩,多半不至于如此。

也让执念刘浩摇头不已。

“不若吾等论道一番?”

执念刘浩不想因此而白得一个‘人情’,有时候因果是好事,担有时候因果拿下,反而显得自己不够大气也。

他这话显然就是让真武大帝将方才‘人情’偿还之意,论道之时,只要自己有所得,他便可将之消除。

显然,真武大帝也是聪明人,自然无不可。

二人也不管场合是否不对,无非是使用手段,不将二人论道之音传开而已。

二人论道,自然是真武大帝讲解更多,从中,执念刘浩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方才小觑了对方。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在执念刘浩的脑海之中一闪而逝,勐然间,他发觉自己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都让自己太过于高高在上了。

他这些时间里,在诸天行走不少时日,也不能说没有所得,但他内心深处,并不认为这些所得,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参悟的。

如今想想,光是他高空俯视众生,又能所得多少?

还不是从众生身上的行事、闪光点之中,参悟出了更多的人道之道。

他将这样的所得,尽数归结于自己,当真好吗?

这样的认知,可不是自己一直难以跨越式进步的真正原因?

人道人道,不在众生之中行走,又谈何人道?

他也知道此时并非思考这些之时,但他聆听真武大帝讲解的大道也更加的认真。

他抛开了自己俯视真武大帝的心态,以一个后学者的眼光求知,却发现自己从中所学确实不少。

无论是真武大帝的道还是法,都有所得,结合自身,不说让自己更上一层楼,也能改善诸多。

在一个多时辰之后,执念刘浩勐然间明悟了真武大帝‘道’之所在,那分明是‘对立’也。

真武大帝传承源自老子圣人,那先天至宝太极图可在老子手中,整个洪荒,阴阳二面,谁又能说一句自己比老子圣人通透?

真武大帝的‘道’也源自于此,他从阴阳之道之中,参悟出了‘对立’。

这份‘对立’,就是非彼即此。

或者说,真武大帝随时随地都能够改变自己的立场,将自己置身于敌人的对立面,不说拿出对敌克制之法,但也从来无惧也。

可不要以为这十分容易,相反,这其中的艰难远比想象之中的高。

他被洪荒天庭封为‘九天荡魔天尊’,成为四御之一的真武大帝,可是实实在在因此,对单挑,真武大帝从来不憷,五五开说的就是他。

他已经从这份‘对立’之道之中,参悟出‘统一’来。

哪怕‘统一’还十分模湖,对此的利用也并没有多高。

可从其中,武当的张三丰可是参悟出了太极拳,足以看出其中的高超也。

这一道,显然也是阴阳之道的衍生。

不能说执念刘浩对此就从来没有参悟过,只不过他以往从来没有真正的重视而已。

他陡然间发觉了自己身上最大的错误,不能说是因为自己参悟的人道法则太多,导致了自己的不够专精,而是他总是将最大的精力投入到那些主源法则之中,使得他忽略了其下。baiyca

就好似他参悟阴阳,对阴阳衍生出来的法则,囫囵吞枣了事,总感觉那不过是‘附庸’,看一看明白就好。

可如今才发现,二者之间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参悟了阴阳法则,对其下衍生的众多法则,本就有着解析作用。

反过来,同样也有着诸多促进,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注定了这些。

那不就是数学公式之中,各个符号代表吗?

自己又怎么能够‘走马观花’。

从中的衍生,比如七情六欲,任何一个情感,拿出来还分高下呢。

喜之一字,欢喜的高地不也不同?

欢喜而疯癫,和微微一笑能够一样吗?

执念刘浩暗自感叹一声自己还是飘了。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他想了想,似乎从他被本尊斩下的一瞬间,这份心态就已经出现,并深深的植入在心间。

他一出现就已经是‘亚圣’,果然起步太过有时候并非好事。

他心中感谢自己方才的‘善意’,倘若安心收下真武大帝的‘因果’,就不知道何时才能醒悟过来。

他收起心神,全身心的投入道真武大帝讲解的道法之中,结合自身,不时之间总有所悟,整个人气质有变化不少。

在他面前的真武大帝,几乎一眼就能够看出这份变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