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素描【求月票】(3/4)

家自然乖乖的缩在宿舍里。

“顾晨,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黄尊龙一眼就发现顾晨手里的档案。

“被拐卖儿童资料,你要看么?”顾晨问。

黄尊老摆摆手:“那还是算了吧,你顾晨又把工作带回了宿舍,这个习惯可不好啊。”

“能破案就行了,管那么多干什么?”顾晨随便吐槽了一句,将资料丢在书桌上,随后坐在座椅上翻阅起来。

顾晨首先拿出了小女孩两三岁时的照片,双眼快速眨眼两次。

随着脑海中一阵“咔嚓”声响,小女孩照片迅速被剪切至脑海中。

此时的视觉界面中,左侧显示为扫描,右侧显示为保存。

顾晨直接点击了扫描。

很快,小女孩的照片,被视觉中一道绿色网格所覆盖,一道带闪电的线条,不断上下起伏着。

“叮!”

随着扫描结束,脑海中忽然响起一阵脆耳的铃声。

顾晨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人脸识别技能,第一次进行现场审核。

很快,原照片的旁边,又出现了另一张照片,并且显示时间为四岁。

“真的可以这样操作啊?”顾晨有些喜出望外,这种技能比想象中的要快许多。

通过对小女孩脸型、眼睛、嘴角、额头、皮肤等标识特征的锁定,虽然在一年后发生变化,但基本点没变。

“也许鹏城那边的警方,与高科技企业合作的方向,也是在这方面的演算吧?可是机器的人脸识别率,随着被拐人的年龄增长,效果也会随之下降,凭着一张3岁孩子的照片,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顾晨扭头看向身后的丁亮和黄尊龙。

两人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异常,于是顾晨再次将目光看向第二张照片,也就是小女孩四岁的演算照片。

随后,顾晨再次将人脸识别技能,对第二张照片进行扫面,于是得到了小女孩五岁的照片。

于是,第三张,第四张,直到顾晨扫描出小女孩十三岁的画面时,一张清晰的轮廓,已经浮现在顾晨的视觉界面中。

顾晨很快拿着高旭和廖凯提供的机器演算照片进行对比。

可以说,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如果说,高旭和廖凯所提供的照片,是一个笼统的样貌,那顾晨利用自己人脸识别技能的扫描,得出的就是一张清晰的照面。

现在自己的照片,要比高旭和廖凯提供的照片更精准。

“就是这个了。”顾晨几次尝试,却无法提取照片,只能从抽屉中拿出纸笔,开始利用脑海中照片的模样,开始在草纸上画起素描。

半个小时过去了……

顾晨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感觉手里的画像更是惟妙惟肖。

与机器模拟出的照片相比,顾晨所给出的样貌显然更立体。

“我的天呐,咱们顾晨什么时候变成大画家了?”丁亮不知什么时候凑到了身后,看见顾晨所描绘的素描后,整个人脸色一惊。

黄尊龙也来到顾晨的身边,拿起素描,与机器演算出来的照片进行对比,不由疑道:“诶我说顾晨,你画的虽然挺好,可这跟这照片上的人物也不像啊?”

“我没说要按照片来画。”顾晨将素描,用飞镖钉在墙面的标靶上,随后又将那张机器演算的照片,钉在素猫的旁边。

“丁亮,黄尊龙,你们两个帮我看看,给点意见。”顾晨说。

丁亮双手抱胸琢磨了半天,道:“你的素描更传神,像真的一样,而这张照片……”

犹豫了几秒,丁亮抬头道:“这张照片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模拟人物。”

顾晨“恩”了一声,并没有赞同或反对。

丁亮其实有说到点上,没错,机器模拟的人脸识别新算法,跨年龄演算的方式虽然靠谱,但误差也大。

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五官的成长规律后,建立的人脸模型照片,只能是一种相对的存在。

因此用这张跨年龄演算之后的照片进行筛选,会得到大量的数据。

这也是为什么,高旭和廖凯的工作量会如此之大,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机器的演算方式,会随着幼儿年龄的逐渐增长,脸型、眼睛、嘴角、额头、皮肤等标识特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所以,机器的人脸识别率也会随之下降。

顾晨看着自己素猫的这张画像,不由陷入沉思:“如果机器演算的识别率会下降,那我利用自身携带的人脸识别技能,进行的逐一筛选,这张照片是否能代表,就是那个三岁女孩十年后的摸样呢?”

虽然不是很确定,不过,顾晨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对人脸识别技能的使用。

他现在遇到这种有一定难度特征,还有一定年龄跨度的照片,却不再只根据已有的资料做判断。

于是,顾晨将自己素描的画像,也重新装在档案袋中,准备明天带去办公室,利用高旭的电脑进行比对,看看自己素描的人物,是否真的存在于高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