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成产股份公司(1/3)

村子搬迁的问题,村民终于得出一个统一的口径,不愿意搬到对面去,一来,这里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住的地方。国人落叶归根的心态有这样的结果也是在秋叶的意料之中。二来,如果搬到对面去了,村里人就不像现在住得这么近了,从前形成的生活习惯,社交圈子就会被打破。三来他们这是要与别的村子里的人杂住,自己好像是后来的人,在农村,排斥新来的人一直是存在的。

如果不搬去的话,政府官员更是不同意,每年涨大水,年年都会来一次水淹房子的戏码,虽然这几年都没有发生因涨水死人的情况,但是涨水还是挺可怕的,万一死了个人,那负责人,就是那些当官的,乡里的,县里的头脑都会受到影响。那是前途,自然是不会听从民众的意思。说实在话,拆迁工作已经关系到这些官员的政绩,要村民搬迁是下了狠招的,如果不搬的话会如何如何,搬了的话会如何如何。反正在天朝,是没有出现过农民与政府对抗赢过的。

对于这几个村子来说,因为是岛,村子周围的树拦着,就是涨水的话也是平缓的涨,水速极慢,所以村子里很多都是木房,这几年水涨下来,真没有一个房子倒过。民众除了麻烦了点外,财产,生命倒真是没有什么。这涨水有时一年来个一次,有时一年来两次,涨水前要将家里的财产移到高的地方去,人也要住到高的地方去,退水后得要清洗房子,得将家里的家具归位,还得去地里看看庄稼有没有得救,确实是累得个人死。

不愿意搬的人是大部分,还是有一小部分的人想搬,这些人有另外的营生,不是靠着地里生活的,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能搬到对面去,就意味着,往后去找营生的话,就不用天天过活了,那趟河过得可真是,太麻烦了。

只是少数服从少数,他们最终也点头同意不搬。

秋叶想起前世的时候,搬迁对自己家庭的影响是相当大的。那个时候,安运顺的生意越来越差,地里年年涨水,收成锐减,平常的人情开销也是一大笔的数字,所以一年忙到头,也是剩不了几个。本来这都没有什么,对于刘梅安运顺两人来说,反正房子已经修好了,再也不用住到从前的那样潮湿的房子里去了。女儿也考上中专,有一份工作,只有小儿子,供他一个人,凭两人的本事,供他一个人还是没问题的,所以,两人也算是过上好日子了。

没想到来了一道搬迁令,将两个人的美梦打破。搬迁一户一万多,无论你有房没房,木房还是砖房,都是这样多的钱。安运顺那个时候刚刚将债还完,手里也没几个余钱,要他从重在修一座房子的话,他觉得他是没那个能力了,所以那段日子,他抱怨,到处抱怨,他本来就是个零碎的人,出了这事后,整个人像个祥林嫂一样,只知报怨,却不去努力,去想办法。

秋叶是全家的希望,家里人希望她能挣到钱将房子修起来。秋叶刚出去打工,日子过得也很坚难,一天只能吃两餐饭。那个时候工作好难找,根本没得钱给家里,到最后连电话都不敢打了,一打电话就对她说,你读了这么多书,怎么就挣不到钱呢。

想想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好在,今年就算搬也没什么,对家里都没有什么影响,唯一的,也就是找不到童年的回忆。

其实这房子真的是不用搬,其实后来,大坝修好后,水不再涨了,可是苦了村里的人,干活不方便,对生活的影响也是挺大的。

秋叶得到信后便回到村子,了解村民的诉求,她好知道如何帮他们。

秋叶与村里的几个有头有脸的长辈坐在一起,年轻的人站在外面,大家围成一个圈。

秋叶安静的坐着,听他们的反应。

一:这几年村里年年涨水,为什么还要收他们的提成?是不是有贪污的行为发生。

二:他们不同意搬房,要是政府意思是保障村民的安全,可以将钱拨给村人,让他们自己改造房子,将住的地方弄高一些。

三,给村里建座桥,这样村民出行便方便了。秋叶听着村民的话,要求不过份啊,这些其实很好解决,不就是钱吗?如果村里建了桥,那村里产的瓜菜之类的,就好运出去了。如果在村里建个农家乐,来的人就方便了,也多了,只是这个桥估计政府不会建。前世没有,这一世,就算有秋叶出面,也不会同意,因为像秋叶的村子,在安源县可不是一个两个,要是建的话都得建,政府哪里有那么的钱,所以这个只能靠自己解决。

建桥,秋叶同意。自己求学的时候为了过那个桥真是苦死了。

要建桥,只有一个办法,秋叶笑笑,站起来说道:“各位叔伯婶,你们要不要再考虑一下,如果你们能搬到对面去去,出行便会很方便的。”秋叶说这话的意思是不想让他们事后后悔。因为还是有人想搬过去的。

秋叶的话音刚落,马上有人接话道:“要搬过去的就让他们搬过去。”

秋叶沉思了一下,对所有人说道:“我也认为住在这个村子里,不搬走很好,一来这里山水好,风景好。二来,据我所知,大坝建好后,也就几年时间,这里不会再涨水了,所以完全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