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靖难之役(2/3)


官军前锋接近北平。他们以为叛军得知皇军杀到一定会瑟缩在北平城内等待末日来临,没有防备叛军的进攻。朱棣发动夜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一举击溃。耿炳文派兵来救,遭到朱棣的伏击,大败而回。

官军出师不利,刚出门就挨了一记闷棍,士气大矬。

当时耿炳文已到真定(河北正定)。他不敢再前进,就地扎营等候后续部队。已到真定的军队有十几万人。还有十几万人即将到达。

朱棣可不想等官军集结到位,主动求战进攻真定。

朱棣派一支军发动正面进攻,虚张声势吸引官军注意力,另派一支迂回到官军侧翼发起突袭。官军侧翼大乱,接连被攻破两座大营。耿炳文急忙指挥军队涌向侧翼堵枪眼。这时正面的佯攻变成强攻,朱棣挥军全力猛冲。官军两面受敌,乱不成军,只能败退而走。朱棣不给对方任何喘息机会,狂追猛打。官军丢盔卸甲逃入城内,龟缩不出。

耿炳文守城还是有一套。朱棣久攻不下只能识趣撤兵。双方进入对峙阶段。

建文帝得知耿炳文战败,感觉很没面子,临阵换将。他火线提拔自己的亲信李景隆为大将军,将倾国之兵五十万交给他再战朱棣。

有人劝他不要让李景隆为帅。那家伙只擅长纸上谈兵,还不如耿炳文呢。建文帝不听。他认为李景隆是名将李忠文之后,将门出虎子,肯定错不了。

李景隆到了真定,从耿炳文手中接过指挥权。他让辽东部队南下进攻北平,跟真定部队形成夹击之势。

辽东兵奉命南下进攻永平(河北唐山乐亭县)。

朱棣叫长子朱高炽守住北平,自己带一支轻骑兵去救永平。

辽东兵惧怕朱棣,见朱棣亲自率兵杀到急忙撤兵而走。朱棣率军追杀,斩杀数千人,中途突然拐向小路杀奔大宁(内蒙赤峰宁城县)。

大宁是明太祖第十七子,也就是朱棣的十七弟宁王朱权的封地。朱权手里掌握着一支蒙古军。这支军队原来是纳哈出的军队,纳哈出投降后被明军收编。朱棣离开北平名为救永平,实则来大宁搬救兵。

朱棣一个人骑马进入大宁,来找朱权借兵。朱权不答应。他虽然也恨建文帝削藩,但心存侥幸,不愿与朝廷为敌。朱棣也不勉强,告辞而走。满怀歉意的朱权亲自送到城外。两人拱手而别时,朱棣忽然翻脸,将朱权扣为人质,然后返回城内收编了他的军队。蒙古军认钱不认人,只要钱到位,让打谁打谁。

朱棣得了宁国兵,势力加强。他率领联军回北平去战李景隆。

之前,李景隆得知朱棣领兵去救永平,趁虚而入进攻北平。朱棣从大宁返回的时候,李景隆正在围攻北平。

朱棣率军猛攻李景隆后方大营。骑兵冲破大营,步兵随即杀入扩大战果。两军大战一天,李景隆的军队被斩杀数万,大败而逃。

前线官兵不知道李景隆已经败逃,还在闷头攻城。朱棣杀到,挥军猛攻。官军毫无防备被杀得大败,四散奔逃。

北平之围得解。

李景隆跑到德州收拢部队,并且征调周边地方军,又凑出60万大军。他准备来年开春再攻北平。

朱棣不肯给他休整部队的时间,率军奔袭大同,调动李景隆。

李景隆果然上当,全起三军来救大同。朱棣等他来到近前,撤兵而回,让李景隆白跑一趟。

李景隆的部队多是南方兵,受不了严寒,沿途冻死冻伤无数,士气再次受创。

来年春天,李景隆卷土重来。朱棣率军十万迎战。两军在白沟河(河北保定境内)展开大战。

李景隆的前锋军在河边列阵。朱棣知道官军不敢杀他,率一支骑兵卫队前去挑战。挑动官军出击后,他假装怯战逃回。官军挥军猛追,阵型大乱。朱棣立即指挥军队全线反击,并亲率骑兵迂回到官军后方发起攻击。官军腹背受敌,大败,被斩首五千多人。

朱棣取得开门红,士气大振,乘势进攻李景隆的大部队。

朱棣亲自率领骑兵冲击对方阵营。官军害怕伤了朱棣,不敢还击,只能躲避,跟在朱棣后面的步骑军趁机杀入敌营狂杀乱砍。官军死伤无数。

两军混战至天黑才各自鸣金收兵。朱棣亲自断后,防止官军偷袭。

来日再战,李景隆倾军而出跟朱棣一决胜负。

朱棣故伎重演,亲率部队冲锋。他一边打一边留意着战场形势,哪边危急就往哪边去。官军不敢伤他,见他过来就赶紧躲开。朱棣以自己为挡箭牌,为部队争取喘息的机会。

官军在人数上有绝对的优势。李景隆在正面迎战朱棣的同时分出一部分军队向朱棣的后方迂回,企图包围朱棣。

朱棣发现后方尘土飞扬,马上意识到官军偷袭他的后方,当即率领骑兵卫队迎了过去。

朱棣率领七十名骑兵阻击官军两万人,杀进杀出百余合,歼敌无数。官军不敢射人,只能射马。“王(燕王朱棣)三易马,矢尽挥剑”。朱棣的坐骑换了三次,弓箭射光了,挥剑厮杀。官军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