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袁崇焕之死(2/2)

。他在蓟州截住皇太极。皇太极见袁崇焕来了,马上绕道向西而走。

西边是北京。袁崇焕马上意识到皇太极是打北京的主意,急忙率兵抢先一步来到北京。袁崇焕前脚到,皇太极后脚来。京城震惊,都骂袁崇焕引狼入室。

朝野都知道袁崇焕跟皇太极私自议和的事。虽然袁崇焕说他是假议和,但仍打消不了朝廷对他的疑虑。前线将领的任务是打仗,没有权力议和,瞒着朝廷和皇帝私下跟对方接触便有通敌的嫌疑。

这回皇太极“跟着”袁崇焕杀到北京,人们马上联想起袁崇焕跟皇太极私下议和的事,都说袁崇焕跟皇太极串通,想让皇太极以武力逼迫明朝同意议和。

崇祯也开始怀疑。另外,袁崇焕不经请示便自作主张把边镇部队拉到京城,这也让崇祯心里犯嘀咕。

袁崇焕不知道这些事,到北京后禀报皇上说要我要带兵进城,让长途跋涉的将士们好好歇歇脚。

通常情况下,勤王部队不进城,在城外作战。袁崇焕要求带兵进城更加让崇祯疑心。

崇祯一口拒绝。你把敌人领到家门口还不算完,非得领进门啊。你们是哪头的我还不知道呢,谁敢让你们进门?

崇祯只允许袁崇焕一个人进城。他把他叫进皇宫好言勉励,没有半句责备之语。大敌当前,用人之际,崇祯不能不讲究一下策略。私自议和以及金兵入关等问题等打完仗再说不迟。

金兵在北京城外肆意烧杀抢掠。袁崇焕依城防守,不为所动。受害百姓迁怒于袁崇焕,互相传唱歌谣:“投了袁崇焕,鞑子跑一半”。意思是只要朝廷把袁崇焕投入监狱,鞑子兵不战自退,直言袁崇焕通敌。

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等勤王部队陆续赶到北京,和袁崇焕一起在城外布防。

金兵将北京四面围住,发动强攻。明军和金军展开大战。

依靠城头炮火的支援,袁崇焕以少胜多击退了皇太极凶猛的进攻。战斗中袁崇焕亲自率兵作战,铠甲上中的箭象刺猬一样,并且险些死在金兵的刀下。

袁崇焕死战击退金兵,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金兵向东撤走。一个被金兵抓获的宦官趁乱逃走,回到皇宫。他向崇祯报告,说他在金营听人说,皇太极此番前来是应袁崇焕之约。

宦官不知道这是金人的反间计。金人故意说话让他听到,然后偷偷放走了他。

崇祯信以为真,让人把袁崇焕叫来。

袁崇焕面见皇上。崇祯劈头盖脸质问他:你为什么不请示不汇报就擅杀毛文龙?金兵为什么能够长驱直入杀到北京?

“崇焕不能对。”袁崇焕无言以对。不知道袁崇焕是被问蒙了还是理亏。

崇祯认为袁崇焕是默认了指控,大喝一声:来人啊,把“欺君通敌”的袁崇焕给我抓起来。

袁崇焕立即被押人锦衣卫大狱。

袁崇焕被抓,手下将士人心惶惶。袁崇焕手下大将祖大寿担心受到株连,率兵东去,攻破山海关,北上锦州。

崇祯大惊,急忙让袁崇焕在狱中写信召回祖大寿。崇祯命人转告祖大寿,希望他立功为袁崇焕赎罪。祖大寿得信后率军返回山海关。

皇太极撤离北京还没走远,听说袁崇焕下狱、祖大寿北返,立即带兵杀了一个回马枪。

金兵再次强攻北京。祖大寿带走了战斗力最强的辽东部队,第二次北京保卫战险象环生。满桂兵败,战死沙场。

但是皇太极击败勤王部队后没敢进攻北京城。因为明军的增援部队从四面八方赶往北京,金兵南下途中攻陷的城池已经陆续被明军收复。皇太极担心后路被断,放弃攻城,率军一路又杀了回去。

北京侥幸逃过一劫。

再说崇祯把袁崇焕下狱,一直没想好怎么处置袁崇焕。

阉党残余恨内阁大臣钱龙锡主持追查阉党,想借袁崇焕案搞倒钱龙锡。钱龙锡是袁崇焕的举荐人。阉党便指责钱龙锡跟袁崇焕是朋党,对袁崇焕擅杀毛文龙、私自议和事先知晓但隐瞒不报。

崇祯最恨结党,尤其是朝臣跟边将互相勾结,下令将钱龙锡下狱。通过审讯,锦衣卫上报钱龙锡“私结边臣,蒙隐不举”罪名成立。崇祯下令处死袁崇焕,将钱龙锡判了个死缓。

袁崇焕案引起朝内连锁反应。曾经支持过袁崇焕的人被追究连带责任。内阁大换血,引发各派势力内斗。各种党派势力又开始角逐朝廷。朝廷又乱套了。

崇祯从此不再相信将军们,往军队派宦官监军,监视军队的一举一动。宦官势力在魏忠贤倒台后重新崛起。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