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三征噶尔丹(2/3)

武器,雨雪天也照样能够使用,并且装弹速度快。即使最慢的射手一分钟也能射出十箭八箭的。火枪兵赶上笨手笨脚的几分钟才射一枪,即使几排轮射也不容易对付骑兵冲锋。

满人最拿手的就是骑射,相信骑射能让他们天下无敌。

满清固步自封使他们不重视火器的研发,继续苦练骑马射箭、挥矛抡刀的杀敌本领。西方火枪技术日新月异。到了鸦片战争,八旗兵的弓箭长矛在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下一败涂地。

不过康熙对火炮还是比较感兴趣。火炮在攻城时非常有用,一炮就能把城墙轰塌。

有个能人戴梓给他发明了两种新型大炮,一种射程远的冲天炮,一种射程近的子母炮。冲天炮用来攻城非常合适,配上,威力巨大。子母炮用来扫射迫近的敌人,配上霰弹,杀伤面大。

的弹丸是空心的,里面有炸药,落地爆炸。但是和现在靠压力引信引爆的炮弹不同,那时的靠炮捻引爆,原理跟二踢脚差不多。要比实心弹丸杀伤力大。

子母炮一炮配数子。这个“子”是预装火药和弹丸的铁筒。把铁筒塞进炮膛发射,然后把空筒拔出来换一个塞进去再发射,缩短了发射间隔。这是现代炮弹的雏形。

戴梓还发明了28连发的火铳。但是康熙不感兴趣。他还是相信弓箭。

康熙带着戴梓发明的大炮去打蒙古。

康熙一生打的最大一仗,是和蒙古准噶尔部落的三次大战,历时近十年。

准噶尔原是瓦剌部落附属。瓦剌因为活捉明朝皇帝而声名大振。瓦剌被打垮后,小弟们作鸟兽散。准噶尔部落一路向西跑到天山以北,在现在的准噶尔盆地一带定居下来。

蒙古当时分漠南、漠北、漠西三部分,以蒙古中间的戈壁沙漠分界。漠南现在叫内蒙。漠北现在叫外蒙。漠西现在并入新疆。

准噶尔是漠西蒙古最强大的一个部落。部落首领葛尔丹本是一个喇嘛,拜达赖五世为师。部落出现夺位大乱时,葛尔丹下山还俗加入战团,最后胜出争得汗位。

葛尔丹的理想是统一蒙古,建立一个以喇嘛教为国教的大蒙古国。因此他不断进攻漠南、漠北,企图以武力征服漠南漠北。

漠南蒙古早已归附了清朝,进攻漠南就等于进攻清朝。漠北为了朝贡贸易向清朝称臣,进攻漠北就是挑衅清朝。更重要的是,葛尔丹如果吞并漠南漠北统一蒙古就会对清朝构成极大威胁。

康熙决定帮助漠南漠北抵抗准噶尔的进攻。

1690年,葛尔丹率军杀入内蒙,距北京只有700里。

康熙调兵遣将迎战葛尔丹。

葛尔丹见清军杀到不敢怠慢,摆出骆驼城相拒。他拿骆驼排一圈盖上湿毯子当城墙使。清军早有准备,推出冲天炮,三炮就把骆驼城轰塌。清兵随即冲入驼城厮杀。葛尔丹只能落荒而逃。

1691年,康熙率军北上多伦诺尔召喀尔喀各部落前来会盟。

喀尔喀各部应召而来,以三跪九叩之礼觐见康熙,正式归附了清朝。自此漠北也并入清朝。

噶尔丹东侵等于把喀尔喀推向清朝。喀尔喀与清朝结盟后,噶尔丹建立大蒙古国的企图已经落空。噶尔丹慑于清朝的威势向康熙上书请降,发誓不再挑战清朝。

但是康熙知道噶尔丹的誓言靠不住。噶尔丹不过是争取时间恢复元气而已。康熙不敢松懈,积极备战。

噶尔丹消停了几年又开始蠢蠢欲动。

康熙打算远征噶尔丹,彻底解决噶尔丹这个隐患,又担心噶尔丹闻讯远遁躲藏,大军出动无功而返。他让蒙古科尔沁部去勾引噶尔丹,假称科尔沁人愿意归附噶尔丹,请噶尔丹率军来接应。

噶尔丹果然上当,率军进至巴颜乌兰。

康熙得信立即率军进剿,三路包抄噶尔丹。

噶尔丹没等来科尔沁人却等来清军,知道中计,仓皇西逃。康熙率领中路军在后面紧追不舍,同时命令西路军包抄堵截。

噶尔丹在昭莫多被清军的西路军截住。

双方激战一整天,清军大败葛尔丹。葛尔丹仅率数十人逃走。

葛尔丹元气大伤,但拒绝投降清朝。康熙不想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决定第三次远征噶尔丹,深入噶尔丹的老巢捉拿噶尔丹。

1697年,康熙率军来到宁夏,派兵四出,搜剿噶尔丹。

噶尔丹的手下见噶尔丹大势已去纷纷脱离噶尔丹投降清朝。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决定跟康熙合作,率军袭取了噶尔丹的老巢伊犁,阻止噶尔丹继续西逃。葛尔丹众叛亲离,走投无路,服毒自杀。策妄阿拉布坦将噶尔丹的骨灰献给康熙。康熙封策妄阿拉布坦为准噶尔大汗,率军回京。

康熙平定噶尔丹之乱的战争以完胜而告终。

但是,消灭了葛尔丹并不意味着消除了准噶尔之患。准噶尔蛰伏一段时间后,在策妄阿拉布坦的率领下再次崛起。只不过那已是康熙死了之后的事情了。

康熙三征准噶尔不仅消除了边患,还把蒙古草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