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动荡(2/2)


在亚足联主席本·哈曼宣布大会决议的时候,与会的中国代表,足协的实际负责人,足管中心主任沈首虎听清耳机的翻译以后,又惊又喜的张大了口;

一副受宠若惊的土鳖样子,也是让志在必得的韩日两国代表鄙视不已。

也难怪沈主任如此惊讶,因为这次前来吉隆坡参会,他压根就没想过这种好事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也丝毫没有这方面的准备;

早在泰国球队宣布退赛的初期,韩日澳三国就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大肆在媒体上进行造势,大有直接将递补名额收入囊中的做派。

他们强势的背后是有着充分的理由,作为两年前的德国世界杯的参赛国,韩国是亚洲四个参赛球队里唯一取得胜利的;

澳大利亚是通过大洋洲的半个名额,在洲际附加赛挤掉乌拉圭晋级正赛,成功杀入了16强的他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了轻视所有亚洲球队的底气;

第三次参加世界杯的日本虽然没能重温上一届的16强旧梦,但号称“亚洲桑巴”的蓝武士即使面对巴西本尊也敢于玩传控;

这样的勇气和胆魄令人敬佩,实际表现也远在西亚双雄的伊朗和沙特之上,不愧为亚洲之光。

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作依托,没有人会怀疑,递补名额铁定出自这三国;

但亚足联复杂的政治生态和特有的行为方式,又一次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弱势的中越两国足球就这样突然的杀了出来;

与去年亚洲杯上爆冷夺冠的伊拉克表现如出一辙,开始前从未有人关注,尘埃落定后落得满地的鸡毛与唏嘘。

中超联赛在去年并没有进行足协杯的比赛,因此这个凭空多出来的亚冠附加赛名额的归属也并不难决定,2007赛季中超第三名玉城玉柴毫无争议的获得了这个资格。

亚足联特别会议结束的同时,在现场的乜济宽第一时间将新闻通稿发回了国内;

原本想着搜集世预赛对手的情报,为国家队的备战献策的乜济宽,没想到形势的转变却来得如此突然;

在一种讶异的目光当中,他看到了大屏幕上打出了的名字,第一时间便联想到了效力于此的龙天,乜济宽会心的笑了起来。

乜济宽撰写的新闻通稿第一时间就发回了国内,在文中,他客观的评价了这次会议对中国足球带来的影响,带着足协官媒性质的《体育日刊》也冷静的进行了分析。

但在其他媒体看来则非常不简单,他们大肆宣扬“这是中国足球在外交上的重要突破”,认为小越南的球队完全不足虑;

中国将成为今年唯一一个有三个参赛名额的会员国,提前一个赛季享受到了亚足联改变亚冠名额分配的待遇;

在他们看来,实力下滑的中国足球也带来了外交上的巨大溃败,无论是国字号,还是俱乐部,在亚洲被亚足联里的西亚帮暗算,回到东亚同样被韩日联手欺负;

中国足球就像一个受气包一样,里外不是人、左右不讨好,硬生生活成了一个亚细亚的孤儿;

这一次这些坏人良心发现,居然天上掉馅饼一样的把这种美差给了中国,吹嘘个三天三夜又何妨?

他们还进一步将原因归结到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中国的影响力在快速上升的同时,也惠泽到了足球,中国足球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神经过敏的媒体和球迷,也确实是被软弱的国足整得神经兮兮的,听风就是雨已经成为常态。

这也是与实力存在着关联的,2007年有惊有喜,中国足球就像倾盆大雨敲打下的花骨朵,摇摇欲坠,几欲折断,终究还是撑了过来;

2008年才刚开始,但愿这个美好的开端,能力助风雨飘摇的国足驶入惠风和畅的温暖大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