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不济(3/3)

,他们便可带上左贤王刘豹的六千骑兵,与曹真的主力,在野外前后夹击丞相的主力!

哪怕费曜与魏平不领军而往,只需继续围困住郑璞与姜维的别营,同样是“围点打援”。让丞相领军赶到了,也无法攻破他们的营地与别营会合,陷入前有敌军拦路后有追兵的困境。

但若是丞相若是不归军驰援,郑璞与姜维以区区万人,可否能坚守得住吗?

在清晨的阳光下,郑璞来到外围栅栏,望着不远处乌泱泱的魏军,不由脸上泛起几缕苦笑。

他倏然觉得,自己不适合在萧关道作战。

上一次坚守萧关道,因为马谡贪功冒进,让他死伤惨重,最终依托了陈式、赵广以及张苞领军及时赶至,方得生还。

如今,换成与姜维督军并力而守。

姜维军略卓群,可称为良俊,并无有调度不当之处。

但却时运不济!

彼逆魏竟合兵六万有余来袭!

悲夫,此番若是再有机会生还,日后决死都不来萧关道了!

郑璞心中尽是愤愤。

同样立于他身侧观看敌情的姜维,则是要从容得多。

只见他以手扶额,挡住阳光眺看了片刻,便侧头轻声问道,“子瑾,依你之见,若是丞相得知了此地消息,应不会来援吧?”

声音不急不缓,却含有一丝期盼。

不是希望丞相领军来。

而是希望对他恩同再造的丞相,不要归师回来,免得落入了魏军的伏击圈。

这点与郑璞同。

他也同样不愿意,丞相为了他们二人而被迫放弃地利。

只不过,以他对丞相的了解,让他心中也有答案:若是丞相得知了消息,又如何会坐视他们二人被逆魏围攻?

“但愿不会吧。”

郑璞扯了扯嘴角,无奈的轻轻叹了声,“伯约,趁着此时逆魏尚未形成合围,你且先遣人去寻注诣的骑卒,让其先去遣斥候去禀于丞相,声称你我二人可报萧关道不失,无需归师回援吧。”

注诣,便是昔日在湟水河谷内的烧当羌王。

先前他与其他四个种羌部落被郭淮袭击,族人死伤惨重,牛羊资材尽被虏掠殆尽,实力骤衰。

在羌人部落的传统里,弱者要么臣服,要么被灭。

他曾经去寻西海郡的羌王芒中,请求其看在系出同源的情分上,助他声势再起。

但芒中只是声称愿意在西海周边,划分一处牧场与他。

亦是说,芒中是想将并吞了他的部落,让烧当种羌就此只有一位羌王。

这种做法不近人情,却在情理之中。

弱者本就没有话语权。

而且芒中觉得,自身至少不会苛待注诣。

但注诣还是拒绝了。

他可信任芒中,但不敢相信芒中的子辈。

是故,当姜维赶往临洮募兵时,走投无路的他,与同样被郭淮袭击的另一位首领蛾遮塞商议,觉得与其苦苦支撑到最后还是不免被并吞,还不如去为大汉征战。

仅剩的族人,被大汉编户迁徙后,至少不会成为其他部落的奴仆。

而他们随大汉征战沙场,亦是寻魏军报仇。

姜维对他的到来十分惊喜——羌王注诣虽然没落了,但在西平郡很有威望,他愿意投军可让募兵事半功倍。

因而,姜维乃作书与丞相,授予了注诣护羌营司马之职,蛾遮塞为副,掌两千羌骑。

现今随军来萧关道,他并不在营地内。

姜维让他领两千羌骑在外蛰伏,是打算趁着逆魏攻营时骤然杀出,一举杀退费曜大军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