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论秦王 混沌炼宝(2/4)

会变为人皇,那就得从禹王之子,启皇说起了。

禹王飞升(回家)之后,启皇改王为皇,又将一批侯爵提升为公。

秦王在大夏皇朝之时,被称呼为秦公。然后嘛,秦王还是喜欢自称自己为武侯,根本不鸟启皇。

启也没办法,按照辈分秦王是他长辈,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三皇五帝回天之后,秦王因争位(人族内部)失败,带领神农部落前往神州北方开辟领域。

要知道,当时因为水患才退,人族实力虚弱,各种妖兽、海兽不断袭击人族,杀戮太多,尤其是神洲北部,南有万妖林群妖,北有北海龙族(北海之龙最喜兴风作浪,是龙族中最喜欢惹事的),加上西边还有巫武两道修行者共同建立的虞渊宗,宗主治兵武圣虞溪更是上个大劫就存活下来的武圣。

当时的长城修建计划还未提出(大禹在成人皇之时才提出),万妖林妖族、北海海族经常出没虐杀人族,而虞渊宗之中,巫道修行者又通过献祭凡人给这些妖魔来提升自己的力量。

那时的神农部落虽然人人强悍,但面对数量远是自己千倍万倍的敌人来说,不值得一提,毕竟靠数量堆都能堆死。

可秦王硬是凭借自己一己之力,没带一兵一卒,独自一人连续击败了万妖林的貙虎妖神、北海黑龙太子和治兵武圣虞溪,又驱逐了万千为祸妖兽,为大秦日后建立王朝奠定了不拔之基,可以说在北方地界,那时的秦王名声比人皇都要用。要知道,那时的秦王还没有先天灵宝,完全是凭借一双铁拳打下的江山。

其后的日子就更加传奇了,秦王开始发展北方,基本上神洲北方的妖魔都被打怕了。都到了只要听见秦王名号,就吓得屁滚尿流,夹着尾巴逃跑,武侯之名由此而出,就连禹王都曾夸赞秦侯之勇,冠绝天下,震古烁今。

修建长城之时,秦王更是第一响应禹王号召,参与修建。

而当时的其他势力都认为那是无聊之举,要不是禹王强压,他们都不想修建,毕竟妖族作乱,方才有他们施展拳脚之能。不然苦修一身本事用来干什么。然后就被教训了,还是秦王一人自北方开始,一路打着过来,就再也没有反对之音。

就连现在大秦另外两位武圣,也是一路上认识的。

要知道这两位武圣可是上劫之人,都拜了秦王做大哥,就知道秦王有多猛了。

再后来,问题就来了。

天下稳定之后,秦王的问题也开始暴露,那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秦王很厉害,但在治理方面真心不如意,或者说是所有关于秦王之事中,永远只能看到秦王一人身影。如果秦王只是一个侠客,那必定是天下最厉害的侠客。

但可惜,他是侯,手底下有着数以千万计的黎民百姓。

治理领地可和修炼不同,秦王犯了一个大错误,什么事情都喜欢一手抓,亲力亲为,或者说控制欲太强。

当年大夏末期,秦王朝不是没有文圣去投靠,但被秦王直接拒绝了。

理由就是不信任,因为前去的文圣乃是庸圣,崇尚中庸,秦王不喜其行为性格,怕让自己的子民丢失血性。

张玄对于秦王所知就这些,本来作为人皇之选,控制力强点、亲力亲为是好事。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治理天下还好。如果成为初任人皇,对于九洲五海之事不说件件倶知,但至少大事完全知晓。

但想再上一步就难了,因为随着领下世界越来越多,一个人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加上秦王又时常喜欢到处乱跑,没有可信任辅助治理之人,那就不好玩了。

天帝可不像人皇,不想当了,还可以抛下一切直接去人界享福。

天帝就做不到了,这是终身任职的,除非是自身实力不靠加持就是祖境,那样到也没什么。这些事张玄就在清楚不过了,因为他曾经就在梦中经历过这一切。

梦境之中那是很完美,很爽的,基本不用自己操心,手下百分百忠诚,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可现实就是敢这样做的话,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不过万事无绝对,性格这东西是可以改的,但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

那就是这性格与心境有很大关系,秦王的性格之所以这样,正是因为他一生要强。不是说简单的来几个心理疗程和几碗鸡汤就好的。

人家打磨了万年的心性不是说想改就能改的,关键是现在大秦得预防其他几个王朝的进攻,可能规模不大,但绝对是一场持久战,作为灵魂人物的秦王是不可能抛下大秦奋战的百万士兵而跟着张玄跑的。

要想改变秦王心性,张玄觉得必须封印他的力量,然后带着其去走三山过五岳,游历世间,体验人间百态,尝遍辛酸苦辣,方才能晓得自己的短处为何,才能领悟到作为人皇该有的职责。

当然了,如此行为还有一半的可能性令秦王变得更加暴戾,因为这份苦不是谁都能吃下的。

而且这个时间可能持续很多年,十年、百年甚至千年都有可能,自己到是无所谓,仙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但秦王没有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