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无子(1/2)

修氏看了她几眼,终于问:“十二娘,我尤氏一族自问不是什么名门世家,可也出过几个读书人,你伯祖父无能无能也侥幸得中。我们让你服侍去服侍楚王殿下,原是感念楚王殿下救民与水火的恩德,如何你招得泰王殿下来提亲了。”

十二娘叫送回家,本就羞愧难当,再听见这两句,犹如晴天霹雳一般,面孔涨得通红,泪珠在她眼中转了转,终于坠落,“儿不知!”

修氏冷冷一笑:“你不知?可知你伯祖父叫开提亲的赵郎君生生吓晕了。”

十二娘心上委屈至极,不免给自己辩解,只说她自到了楚王面前,十分本分,话不敢多说一句,路也不敢多行半步。与楚王殿下尚且没说几句,何况才来的泰王,更是只有一面之缘,实在不知是什么缘故。

修氏这才和缓了脸色,命左右将十二娘扶起,做个不忍的神色道:“十二娘,我也知道你向来是个知耻懂事的好孩子,只是我们家才得罪了楚王,哪里再经得起泰王之怒呢?”

听到这里,十二娘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无非是家里看楚王是攀不上了,攀上泰王也是好的。

可泰王是什么人?他和楚王虽然都是王爵,可大有不同。泰王瞧着是魏王长子,一朝魏王登基,少不得一个亲王,可李唐时,太宗皇帝因着功高,为一母同胞的建成太子所忌,连同齐王李元吉屡次加害,甚至下毒,迫得秦王不得病变,与玄武门设伏截杀李建成与李元吉,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子女也没一并被斩草除根。自然,这些都是太宗给予天下臣民的交代,至于真情如何,为建成太子鸣冤的人也不是没有。

一母同胞在至尊之位前尚且兵戎相见,生死相搏,更何况,泰王与世子、楚王都隔着母呢。他日是会弟友兄恭还是反目成仇,又有谁说得准?倒是楚王,他体弱,立的功劳不多,自然威胁就少。凭是哪位得势,便是为了自己名声,也容得下这么个弟弟。

修氏看十二娘沉默不语,心下发急,就道:“你受家族供奉,锦衣玉食地长大,就忍心看着全家受你拖累吗?”

方才还一副迫不得已的模样,一转眼就露出了急切嘴脸来,这也是做人长辈的。十二娘只得道:”:“只是伯祖父那头才说儿许了人家。”

修氏冷笑道:“你糊涂!你伯祖父随口扯的谎,泰王何等样人,能看不明白!你休管,都有我呢。'

都说到这样了,十二娘心知就是她不答应,修氏拿定的主意也不能轻易更改,到时能不能得到泰王欢心不好说,反得罪家里人,又是何必。十二娘心下愤愤,面上却是低了头,低声道:“全凭伯祖父,伯祖母做主。”

修氏看十二娘低头,这才欢喜起来,亲自将十二娘扶起,“泰王在军中,衣裳鞋袜自然不如家里,你费心些。”

十二娘既然同意了,就不会在这些地方逆了修氏的意思,自然满口答应。

再说修氏说服了十二娘,转头再来见尤尚德。

他二人夫妇数十年,虽然不好说恩爱夫妻,倒也能说句志同道合,修氏一进门,先将左右喝退,自家坐在尤尚德身边,冷笑几声道:“郎君既然有胆识,又怕什么。”

尤尚德叫老妻说得满脸通红,拍着床榻道:“你倒是能下狠心,可惜短视!”说了便将他的忧虑和盘托出,顾虑泰王妃赵氏只不过是一桩,说起来后宅是妇人的,成大事的男人能有多少心眼放在后宅上?就是十二娘能得泰王欢心,赵王妃也不是不能将十二娘处置了。就是事后泰王再为十二娘报仇,又有什么用?

这还是其一,更要紧的是,泰王是在楚王处见到十二娘的,他是男人,自然明白男人的心思,从兄弟处得来的女人,当个玩意儿宠着也罢了,再不能当个正经人看,做泰王妃自然是痴心妄想,只怕侧妃的身份也不能有。一个侍妾,有什么用!

修氏听说,不怒反笑,又说尤尚德优柔寡断,“就是这样才好呢。十二娘身份尴尬,与王妃没有威胁,王妃何必害了十二娘白叫人抓了把柄去?这么个尴尬人放着,将来泰王殿下有了新宠,还好分宠呢。”

尤尚德依旧犹豫,修氏不免把他骂一顿,说他才真正短视,要不是他当日对殉城的知府参将们不敬,白得罪了楚王,使得家里尴尬,人人侧目,又何至于非得攀附楚王?如今提亲的人可是楚王亲信!他这是要把楚王往死里得罪吗?

尤尚德叫老妻骂得脸上发青,一转头,面向墙,却是不再出声了。

修氏知道自家丈夫脾性,看他这样就晓得是意动了,不过是拉不下脸来改口罢了,便道:“郎君即没话说,我便处理了。”说了起身,走到外面安排。

尤尚德已说过十二娘定亲了,就不能反口,只能寻人假充十二娘未婚夫婿前来退婚。这退婚的理由自然不能是男家嫌弃了十二娘,泰王也不能捡人家不要的。也亏得修氏有主意,寻的借口竟是自定亲后,十二娘的夫家,不是这个病了就是那个伤了,往老君观起了一卦,道是十二娘福气深厚,男家消受不起,方才如此,所以只能退婚。

这些说辞明眼人一看就晓得是做戏,刻薄些的就说尤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