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出路(2/3)

窦伟毕竟只工作了三五年,确实没有独立筹备实验室的经验。

不过没关系,有窦委员在,窦委员的经验还是更丰富一些。

有父亲帮衬,生物实验室的架子很快就搭建起来了。

甚至,窦伟的生物实验室里还订购了一些不相干的实验设备。

一看就是给老窦用比较合适。

沈光林也不介意,只要你提了要求我就满足。

不就是钱嘛,花完了再去忽悠。

有些设备确实是给老窦用的,他自己不好意思到沈光林这里来工作,但是借用一下这里的高端设备还是可以的。

怎么说也是学部委员,水平那是没的说,不掺杂一点水分。

每次他过来了,沈光林带的那几个学生,很有眼力劲的就过来请教问题。

只是为了一口吃的,只是为了能够有使用设备的便利,老窦还成了一位免费的辅导老师。

两周过去了,张叔的房子还没买好。

反正有地方住,那个不急,倒是沈光林觉得,应该给张叔叔找个像样点的工作了。

经过两个星期的折腾,估计他也明白京城居,大不易了吧。

毕竟人家之前是副县长,不说位高权重,曾经也是一方土皇帝。

老是闲着也不是个办法。

“咱们开办一个生物工厂怎么样?”

张鹏倒是不挑了,你安排什么活我就干什么活,咱明白这是京城,不是乡下那旮旯。

研究所里现在还没有合适的能够投产的产品,不过沈光林的脑子里有。

在这个年代,想赚钱说难,但是也不太难。

想赚快钱那就去做外贸,只是那个影响太大,国家也不得同意。

沈光林决定自己办个养殖场了。

既然现在生物实验室已经开始筹建起来了,沈光林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养一些动物。

当然,这些动物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做实验的。

武田公司是制药公司,他们肯定也需要非常大量的实验生物呀。

将来京城各大高校的生物实验室成立了,发展了,他们需要的那些兔子和老鼠哪里来的?

不想进口的话就只能到自己这里买。

而且,实验室使用的动物种类是有很多的,最常见的就是小白鼠。

当然,白鼠很贵,很多人用不起,只能用更好更便宜的仓鼠。

而且仓鼠也分种类,分为银狐,极品银狐,冬白。

在后世,一只幼年仓鼠的价格都要卖到10块钱,成年仓鼠贵一些,要15-20元,老鼠更贵了,成年小黑30,大黑鼠40,普通兔子60,白化兔子一只都要200多。

而更大型的就更加贵了,比如狗,比如猴子,比如猩猩。

冷战期间,先后让60只多狗子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载人太空飞行之旅。

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莱卡。”

它是第一个走向太空的地球生物,比加加林还要早一些。

即使到了现在,莱卡的尸体还在太空中遨游,每隔一段时间就绕地球一周。

……

既然已经确立了创业方向,下面又是买地环节了。

这次要的地块比较大,自然不可能继续是中关村了。

不过有外汇开路,也不难办。

土地的租金可以用外汇支付,而且能够解决地方就业,还是京城大学某研究所的下属机构。

听着就很靠谱。

养狗怎么了,研发药材不得先给狗做试验?

狗吃了没事才能给人试一试嘛。

这也符合人们最朴素的理想。

为什么屠夫都要养了两只狗呢?

遇到病死猪,先切一块丢给狗吃,它吃了没事再给人吃,也不至于一下子就食物中毒不。

政府工作人员很热心,他们表示,连圆明园的土地都可以供给。

他们敢给,沈光林却不敢要。

将来他们收回去的时候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客气的。

那里始终是要保护起来的,自己既然是先知,又何必逆势而行呢。

千挑万选,沈光林最终选择了农业大学对面的一块地,就在小月河对岸。

后世这里距离京藏高速不远,交通方便。

而且地块也足够大,有107亩,能建设房子了?

沈光林出钱,这次征收也很正规,拆迁和安置补偿包括青苗费都给的很到位。

总之一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