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三章 战略(2)(2/2)

过来,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这是沈光林给长城汽车乃至长城集团定下的基调,公司可以不赚钱或者少赚钱,但是一定要养好人,保护好国内的工业基础。

当“先知”就是这点不好,他知道未来几年之后国内的制造业有多困难。

长城汽车里面也不全是新的车间,也不全是新的设备,里面也有不少是从捷克拆来的二手产线,像后面的焊接,涂装,总装线大都是从东欧运输过来的。

这些设备和产线大部分是德国制造的,也有小部分是捷克自己制造的,运输到魔都之后,经过重新整理安装便焕然一新了。

有人才,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技术难题。

很多企业在建成之后说,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在长城汽车这里,好像都没有遇到。

要知道,在长城汽车工作的工程师都是些什么人?

京城大学毕业的,五道口大学毕业的,最不济也是津门大学,楠开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扎堆,研究生也不鲜见,跟别的工厂来一个大学生就跟宝贝似的完全不一样。

有这样的技术团队,什么样的难题攻克不了?

说实在的,沈某人也是第一次系统性的参观长城汽车,参观完了他非常满意,顿时对秃头老张表示: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把周边的土地全部买下来。

“什么?”老张一愣,老板这是抽什么风呢。

“我说,把周边的土地全部买下来,从嘉定一直买到太仓,咱们厂区周边,一直到海边,以后要全是长城集团的地。”

“这可是好几万亩呢,买它干啥?”

“你不是要我定战略吗?我的意思就是要把这里打造成长城工业园,回头把什么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的那帮土包子都叫来,大家一起做一下规划,三通一平的活咱就自己干了,以后,海边的码头也要是咱们自己来建。”

沈光林就站在一个不足200米的小山头上,畅想开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