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决战!(3/6)

这些属于北凉目前拥有能级武器的尖端力量,种类齐全,火力强劲,足以面对大部分情况。

不然光靠流亡号上的话,只要极火的旗舰和重骑兵级护卫舰顶上来,还是得跑。

其中刺鱼号自然是所有战舰中配置最顶级的。

首先装载了两种能级武器,分别是超热力激光和刀锋热力矛。

超热力激光是主炮类能级武器,型,位于刺鱼号最前端,炮身炮管加起来近两千米,整体又细又长,看起来就跟刺鱼号的“刺”一般。

常规有效射程26000公里,最佳射程18000公里,算上阿尔法级战列巡航舰对射程的加成,大概是25%,还能提升个小几千公里。

只是这个射程,已经远远超过北凉目前最好的雷达范围了,无法完全发挥。

具体市场价不清楚,好像是哈狄森星系那边研发的能级武器,按照马休斯的说法就是三百亿左右。

消耗舰用能源,无充能时间,每秒耗能0.1戈特。

持续使用十分钟后会进入过载状态,需要进行减载,不然有几率出现过热损坏。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主炮,开火后并不像常规能量主炮一样只是射出一道光柱,而是一条,并且是持续性的。

只要一直进行能量输入,光柱也就不会消失。

能量消耗也是持续性的,每秒0.1戈特,十秒就是1,一百秒就是10,以此类推,最多能持续六百秒。

输出类型也很特殊,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着相关的档位区间。

大概就是光柱刚命中目标时,初始破坏力是0.1戈特每秒,跟输入的能量一样。

当命中一个目标超过五秒,能量得到凝聚,输出会从原本的0.1戈特每秒变成0.3。

若是命中一个目标超过十秒,能量会二次凝聚,输出从0.3变成0.5。

能量最大输出区间是在第二十秒的时候,能直接达到0.9戈特每秒。

如果算上阿尔法级战列舰对火力的加成,能勉强达到1戈特。

这也是超热力激光的输出极限了,往后无论持续多久,也只能按照最大区间1戈特每秒来。

毕竟从头到尾输入的能量是不变的,能在短短二十秒从0.1变成1,整整十倍,已经足以证明这个能级武器的强大之处。

正因为持续输出的特性,导致这种能级武器就算远距离命中,能量削减也很小,不会出现隔太远没伤害这种情况。

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爆发力不足,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展现出足够的破坏力。

比如遇到一艘惩罚者级战舰,小型粒子护盾的阈值是1.5戈特。

如果是其它阿尔法级战舰配正常的型能级武器,估计就一炮的事。

但超热力激光得慢慢磨,花个七八秒才能把小型粒子护盾磨掉,再花个两三秒把战舰装甲打穿,加起来就十秒了。

如果面对的惩罚者级战舰非常多,就得挨艘磨,每艘都是十秒,非常墨迹。

而且攻击途中不能出现阻隔物,不然光柱会被中断,能量得重新凝聚,时间还会久一点。

估计也是这个原因,之前马休斯面对流亡号时才没有硬拼。

毕竟流亡号爆发力太强,超热力激光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撑不到最大输出区间就要炸了。

不过,换到正常战场,这种武器搭载在刺鱼号上面,就会显得非常合适。

因为战列巡航舰的战场任务,就是在友方战舰的保护下进行超远程定点或者移动输出。

基本上只要不受到针对,持续打二十秒以上是很简单的事情。

特别是面对粒子护盾非常厚的战舰时,比如护卫舰,更有奇效。

通俗点来讲就是,敌舰越强,越耐打,能让超热力激光打得越久,性价比就越高。

或者说超热力激光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对抗强敌,而不是欺负弱小。

第二种刀锋热力矛的输出方式就很直接了,型能级武器,算是副炮,并没有呈现在刺鱼号的外表,而是内置了,在刺鱼号的底部。

需要进行攻击时,这种能级武器才会从展开的外层装甲下面露出,像是鱼类的鳞片,又像是开刃的刀锋,弯度明显,总共九片,每一片长度都接近三百米,相互缠绕。

激活后,所有刀锋都会发光,通过一秒的凝聚射出类似光矛的能量形式攻击。

九片刀锋同时激活的话,那就是九发光矛,能分散,也可以单单锁定一个目标。

常规有效射程19000公里,最佳射程13000公里,算上战巡的加成能达到15000公里左右。

消耗舰用能源,每片刀锋的充能时间为三秒,每次攻击消耗0.08戈特。

最近距离能造成0.32戈特的输出,也就是四倍输入能量。

九发光矛打在同一个目标也差不多有2.7戈特的输出了,还算可观。

只是这个能级武器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