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精神(2/3)

给他又如何,辽左这么大,失去沿海地区并不可惜。

可是这游击战。

犹如天马行空一般的战略,让人无法克制。

准确的落到了蛮族如今最大的缺陷上。

民心。

想要应对,那就要把数百万辽民一口气杀干净。

办不到。

真的办不到。

蛮族遵从大汗的策略,的确是要屠杀辽民,但是想要一口气做到这些,是办不到的。

而且蛮族还要从辽民身上获得物资。

不管怎么想,都是无解。

唯一的解法,就是重新集合二十万大军,迅速的攻下金州。

前番已经试过了一回。

惨败而归。

现在没人敢赌。

因为集合二十万大军出动,如果不能打下金州,连大军撤回的补给都不够。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蛮族屠杀辽民就是为了获得粮草物资。

现在金州将军一招,打乱了他们的手脚。

皇台吉一脸的担忧。

有些话在这个场合不能说,会影响士气。

头两个月,蛮族旗兵,蒙古旗兵,汉军消灭了不少的周兵小队,然后收获越来越少。

活下来的周兵小队越来越精明,越来越会审时度势,越来越会寻到蛮族的空档。

这些带队的哨官,在皇台吉看来,成长的速度令人忧虑。

前番有个周兵小队,竟然钻到了沉阳附近的庄户里,大开杀戒了一番。

他第一时间就派了骑兵去消灭这伙人,结果无功而返。

有些尼玛伞的影子了。

更令皇台吉惊疑的是。

越来越多的周兵小队,都开始有些尼玛伞的影子。

这些周兵小队,动摇了蛮族在各地村落里,本就实力不强的统治根基。

必须干掉金州。

想要打下金州必须二十万大军,不顾伤亡哪怕伤筋动骨。

二十万大军出动,必定安排好粮草。

粮草

……

想到粮草,皇台吉颓废的叹了口气。

无论如何。

至今半年下来,周军各游击小队越来越活跃,越来越肆无忌惮,而蛮族终于退步了。

军力开始收缩,各地的蛮人也开始召回。

昌图,辽海,开原,铁岭,蒲河,沉阳,抚顺,辽阳,本溪,鞍山,海州,营口,盖州,永宁,复州……

除了这些坐落于东北平原上的城池,蛮族在辽左中部的统治,已经悄然瓦解。

虽然城池还在蛮族手中,但是乡野地方上,大山里,已经成为了游击队的天下。

金州。

唐清安也很头疼。

鸡崽子们吃饱了,富的流油,不愿意归笼。

准确的说。

谁也不愿意裁兵。

这种心思军中上下都能理解。

一个哨官才九十人,随着金州,镇江军的发展,在想像以前办快速的提拔已经不是那么轻易了。

靠着游击战,不少哨官治下竟然有了千余兵马。

只论规模,一下子跃过了几级,甚至比千总的人马都多,谁愿意再退回去呢。

唐清安可以强制命令。

以他的威望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这太伤士气了。

人家在前面舍生忘死,缺衣少粮,艰苦奋斗,同样也是遵从他的军令。

这不但不赏,反而在人心中看起来是惩罚的决定。

谁都会抱怨。

“都不想啊。”

将军府,冯胜之叹道。

不光他在,镇江的顾应时也回来了,一屋子的文武官员,都在探讨这件事如何解决。

即不能伤了士气,也要把麻烦解决掉。

最新的统计。

三大区,各哨兵力合计高达近十万人。

众人都感叹。

原先还因为各哨的伤残之高,纷纷劝戒将军,谁也没想到,形势逆转如此之快。

现在不头疼精锐之兵的伤亡了,头疼的是人太多了。

以前的确是有计划扩兵到十万,但绝对不是现在。

各地上下都马不停蹄,收拢难民,发展民生,开垦荒田,修造渔船,一百几十万百姓,皆缩衣节食饿着肚子。

哪怕有朝廷时不时的供给,哪怕有朝鲜的供给,哪怕有人参贸易带来的积蓄的物资。

同样也解决不了。

“必须裁兵。”

顾应时坚定的说道。

“不裁兵的下场,就和蛮族一样,陷入进退两难之困局,趁着现在还有余地,必须马上裁军。”

还有一条路。

那就是停止收拢难民。

但是先不提将军的心意,这半年来各游击队和辽民之间结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