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呵斥(2/3)

,说我不自量力,等着看我笑话。

请问诸位,这个时候困不困难?”

不等众人回话,唐清安又看向将领们说道。

“八百人都是新兵,打复州,打金州,困不困难?”

……

随着将军的话语,众人都低下了头。

“抬起头来!”

唐清安一声大喝。

众人纷纷挺胸抬头,直视前方。

“有些话你们不好意思说,我来替你们说。”

唐清安怒斥道。

“现在一个个都是一方首脑,谁都有了家业,盆盆罐罐多了,即放不下身段,也吃不了苦了。

是也不是!”

随着唐清安一声大喝,众人纷纷起身。

“冯先生,前番在此地议事,哪怕是心血来潮也好,或者有意为之也好,你还去田间走动,还和民户虚寒一番。

请问你,又一年余来,你还去过田间百姓家中吗?”

冯胜之面红耳赤。

“我……我。”

吞吞吐吐,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刘承敏!”

唐清安又喝一声。

刘承敏站的笔直,不敢说一句话。

“你现在好大的威风,请问你还下过营吗?还是当初那个心心念念,要和士兵们吃住一起的,我的那个好二弟吗?”

刘承敏动也不动,眼圈里泛红。

大厅里。

安静异常。

大厅外,驻守的亲卫们,默默的看着脚下。

将军虽然再说别人,又何尝不是说他们呢?自从当了将军的亲卫,这些年来众人谁不是有了懈怠。

都晓得入了亲卫营,熬资历也能放出去成为军官。

谁不骄傲。

安乐窝,安乐窝。

太可怕了。

不知不觉就能腐蚀人心。

随着金州,镇江,长白山东岸各地有了气势,挫败了蛮族,指挥朝鲜,骄傲心渐起。

十万精兵,本来是对外的夸口。

如今成为了人人传颂的功绩,每个人都沉迷在这虚荣之中。

“没有人是圣人,我也不是。”

唐清安降低了声量。

“我的府里娶了夫人,还有各妇人,丫鬟,管家,执事零零散散五六十号人。

贾府送了两个姨太太给我,现在还在府里,就等着我回去享受,我倒是盼的很。”

虽然将军如此说,众人都不敢笑。

“砰砰砰。”

唐清安锤了桌面。

彷佛敲在人们的心里面,让人一颤。

“哪怕家业再大,做人不能忘本啊,我们还不到忘本的时候,也没有资格去忘本。”

“将军,是我等懈怠松懈了,将军骂的好,震醒了我等。”

冯胜之抬起头,真诚的说道。

“我承认,我对于各地官员不接应辽民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承认我的错误。”

顾应时也说道。

随着这两人的开头,众人都纷纷表露心迹。

唐清安不知道这里面,谁是真心这么认为的,谁是随大流附和而已的。

但是不管明还是暗,关于接应辽民的思想,必须一如既往的做下去,各地都要主动配合。

思想不认可,多的是阳奉阴违的手段。

“我会派人巡视各地,发现一起懈怠之事,则重处此地官员,你们几位都是负责一方的。

请一定管好各地的官员,不要影响我们之间的情分。”

冯胜之,顾应时,顾道初,朱文几人纷纷承诺,回去后一定严格起来。

“既然都不反对接应辽民,那么接下来粮食怎么来?”

唐清安问道。

“各地土地极多,不过有离水源的,有地势不便的,开垦困难,种植也苦难。

要求官员不惧艰辛,勇于承担责任,组织民众,继续保持艰苦的精神,大力开垦田亩。”

朱文说道。

“虽然艰辛,总比饿死强,没有办法想办法也要迎难而上。”

“船厂各官各大匠,因为知道将军定下的任务不可完成,加上功绩多番被夸奖,有了懈怠之心。

各大船厂从我做起,人人检讨,日夜开工,必须做到产量月月新增。”

陶鏴也出面说道。

“各岛的渔场,要自给自足,不用内地供给粮食,不但负责生产,也要组织去岸滩捡拾贝虾类。

各岛渔场的人员,如今合计有八千余人,我保证做到自给自足。”

官员们一一出谋划策。

“我回去朝鲜后,和两班权贵认真沟通,说服他们继续大力支援咱们。”

陶杰也说道。

“游击区自给自足之策略,各小队要坚定的完成任务,不能抱有侥幸,想要从后方索要粮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