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林如海事发(2/3)

,在银钱上从来不客气。

而金州这两年竞争人参和皮毛贸易,打压内地市场价格,让他越发入不敷出。

林如海家族衰落,靠着他中了探花,得太上皇提拔,从兰台寺大夫到扬州巡盐御史。

这等肥的流油的地方,忠顺王不信林如海没捞银子。

即可逼迫朝廷官员站队,又可抄家获得银子。

一箭双凋。

太上皇病了,没病也病。

该是朝廷官员们认清形势的时候了。

皇帝虽怯弱。

可是他有名器器,这就是他最大的优势。

他虽傻,下面的人却不傻。

忠顺王不提,刘一儒,史鼎都是能做事之人。

因此忠顺王的计策,众人一拍即合。

史鼎知道如今的形势,忠顺王也知道史鼎和贾府的关系,而林如海又是贾府的姑爷。

皇权斗争到了这等局面,史鼎也顾不上林如海了。

先是御史弹劾巡盐御史贪污等。

不等林如海上疏争辩,朝廷就派了锦衣军去扬州缉拿核查。

这不合规矩。

可是刘一儒在内阁推动,各方朝官都知道形势,不敢谏言,因此锦衣军缉拿官员之事,竟然没有引起波澜。

大周也是有锦衣军的。

红楼梦中查抄贾府,就是出动的锦衣军。

承袭大明。

不过名字还是有些变化,不叫锦衣卫,叫做锦衣军,衙门也不叫南北镇抚司。

而是锦衣府。

不过相同的是,仍然是天子爪牙。

锦衣军能被皇帝调动。

可见锦衣府官员,有人选择投靠了皇帝。

越是这般,朝官们越是不敢抗拒。

这是皇权的斗争,不是朝堂之间的斗争,他们看得清楚。

兵部上疏的关于辽东军事,乃至金州战事,皇上顾不上,忠顺王更顾不上。

而太妃处的太上皇,一直未见动静。

勋贵没有想到,文官竟然会放纵锦衣军,百年奇闻,一时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也是因为林如海,和勋贵关系不深。

贾政在外地,贾赦和军方关系深,贾珍和勋贵关系深,哪怕贾政在,他们在朝堂都没有太多身影。

面对文官和锦衣军的配合,想救也不知道如何出手。

贾敬点出破局之法,林如海也是勋贵之后,虽然走得科举之道,也算是勋贵一系。

如果勋贵在此事上同仇敌忾,面对如此多勋贵的反对,也能抗衡。

可是贾珍愚笨,贾赦不服贾敬。

气的一向具有城府的贾敬,当着陈德言的面破口大骂。

“此法不易,林老爷即不得文官信任,又不得勋贵视为自家,面对如此迫害,终难免逃。”

陈德言为他们解释道。

贾敬瞪了眼陈德言。

所以才要引起勋贵同仇敌忾,不过贾府之人难当大任,搅不动言论。

到底让后辈看了笑话。

老爷们都无法,贾母急的痛骂贾珍和贾赦,外间不提。

里间。

林黛玉哭哭啼啼,容貌令人可怜。

迎春,宝钗,探春,惜春等人都在劝,李纨也在一旁。

因为史鼎的原因,史湘云这些日子都没来贾府,她本就和林黛玉有些小女儿之间的不愉快。

越发不愿来了,倒不是得意,只是觉得不好意思,不知道如何面对她。

“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好好的帮家里的姑爷开脱。”

贾母的话。

贾赦,贾珍只能勉勉笑对。

他二人如何有这本事。

“要不要请唐兄弟出面?”

贾珍辈分低,出面提议道。

“他都自身难保,如何能救林如海。”

贾赦眼光还是有一些的,立马否决了。

贾珍没了下文。

贾赦看到贾母看向自己,后悔,不该言。

“唉。”

贾母叹了口气。

贾敬在的话,哪怕任何事,他都能想出办法,不管能不能成,总是有出力的方向。

就算是多年前那皇权站错队,如此可怕的局面,他还是能一一化解。

虽然贾府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可是外人眼里,贾府是逃过一劫。

同样的石府,如今可已经烟消云灭了。

哪里像现在,局面远不如旧事,贾府其余人连怎么办都不知道。

不到两个月。

林如海就被枷送入京,还没有定罪,就一副罪臣的模样,在扬州的宅子,更是已经被抄家。

贾珍奉命出面,在牢中见了林如海。

林如海虽然憔悴,却并没有惊慌失措。

他看得很清楚。

朝廷御史弹劾他的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