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学堂风云(1/3)

葛藟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的停停妥妥,坐在床沿上发闷。

生得两条春山含翠的柳叶眉,一双秋水无尘的杏子眼;鼻梁小巧挺立,唇似丹朱。

莲脸生波,桃腮带胭;耳边厢带着两个碧玉坠子,衬的柔嫩的姑娘,红白分明。

“该怎么办呢。”

喃喃的念道。

脸色渐渐地变了。年轻美丽的脸上,笼罩了一层忧愁的云雾,眉头深锁着,嘴微微地动。gxs.co

“我在府里好多年了,夫人难道想要把我嫁出去吗。”

无力地再抓起唐晏桕的小书袋,两只眼睛亮晶晶的,里面含了泪水。

心中挂念起了远在朝鲜的哥哥。

“收拾妥当了?”

屋子外,金钏儿的声音传了进来。

听到金钏儿的叫声,葛藟连忙抬起手,揉了揉眼睛,深呼吸一口气。

走出门外。

只见唐晏桕已被金钏梳洗的干干净净。唐晏桕眼尖嘴快,发现了葛藟红肿的眼睛。

年龄小,只想到他能想到的。

“藟姐姐,你哭了。”

葛藟正要解释,眼睛里进了沙子,来不及说,唐晏桕兴奋的打断了她。

“肯定是我去上学,没人陪你们玩,你们就冷清了,藟姐姐舍不得我。”

唐晏桕越说越肯定。

“把你得意的,我们都离不开你。”金钏儿推着唐晏桕,边说:“赶紧去学堂,迟了先生可是会打手心的。”

“整个府里,就我一个人天天去学堂,你们都不用读书,还见天说我贪玩。”

唐晏桕不服气的说道。

“你是个爷们,岂能来和我们姑娘家比。”金钏笑道。

“爷们怎么了,爷们就活该受罪啦,我爹说女儿比儿子好,怎么不让四妹妹去学堂?”

见唐晏桕越说越过分,葛藟拍了拍唐晏桕的胳膊。

“你莺姨娘好脾气,只会觉得好笑。”

“要是让晴雯姨娘听到,看她怎么收拾你。”听到葛藟的话,唐晏桕才不再抱怨。

葛藟把书袋挂在唐晏桕的肩上,边衬了衬,免得容易滑落下来。

样子极像一个长姐,手里不停,嘴中叨唠。

“还有长公子要回来,既然回来,肯定也是要读书的,等你哥哥回来,你也有人作伴,每天两兄弟一起上学。”

“还有唐晏楝明年也要去学堂。”

其余倒好,唯独听到大哥要回来,唐晏桕苦着脸了。大哥是真揍他,他打不过大哥。

看到唐晏桕的模样,金钏儿忍不住笑了。

“你每从学堂回来,十次倒有七》,唐诗宋词,以及王丰肃写的西方各国的风土人情故事等,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差不多就能熟练的背诵了。

但是对于其中的意思,可能不大理解,毕竟年龄在那里,掌握熟练的背诵已经很厉害了,至于理解运用是以后的事情。

小时候记忆好,记住的事情,往往能记一辈子,反而年龄越大,记忆越衰退。

倒是王丰肃的确有一套,毕竟是游历了十万里路的学者。

写的西方各国风土人情故事,与后世的格林童话类似,吸引的各家的小孩最喜欢读。

学堂并不远。

平辽侯府和节度府,并列于金州城的西端。围绕着平辽侯府和节度府。

分别是庞大的衙门机构,官员将领的府邸,还有军校,女子学校。

最终导致这片区域占了金州城的六分之一。虽然不如东区大量集市商铺栅栏之地的繁华,但是充满了严肃。

街道上行人不多,且多半是本区域的人,不相干的人也不会踏入这里。

由平辽侯府单独设立的启蒙学堂,算是提供的福利,各家的小孩,同样来启蒙学堂启蒙读书。

不近人情的是,将军会收钱,也不多,够维持建筑的维护,先生的束脩。

启蒙学堂里,唐晏桕的身份,加上他的调皮,天然的成为了孩子王。

启蒙的先生也不会过分的严厉,让孩子们学会遵守纪律,就是他最大的作用。

等学堂中的学生年龄大了,就会进入军校,和将领子弟,官员子弟,士兵子弟们一起读书。

将领子弟和官员子弟,需要交纳全额的学费,士兵子弟只需要交纳一半。

遗孤则全免,连生活费也不用缴纳,文笔等一切开支,都由平辽侯府提供。

没错,这笔款项,由平辽侯府家卷提供,走的是将军的家产,不动用公库。

唯独此项开支,仍然被秦可卿抓在手里,并没有交出去的意思,唐清安也没有逼迫。

军校去年已经放开了限制。

只需要交纳学费和生活费,就可以进入军校读书,包括商人的子弟。

唐晏桕都着嘴,不情不愿的走进了启蒙学堂。

各家的小厮随从们,大汉们在院外等候,小厮们在学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