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你姐夫交待的(2/3)

马。

虽然如此,王宣还是气不过。

认为肯定是有人找关系,找到了李成贤的头上。

心中暗自打定主意,只要他在第二军镇一天,薛蝌就看仓库一日,别想有其他的念想。

~~~~~~

“你身上的病好了吗。”

探春关心的看向贾环。

自从贾环去了军学校,就是她也很少能见到弟弟了。

军学堂是封闭式管理,除了平辽侯府两位公子的特殊性,其余人都没有特权。

今天难得学堂放假,探春安耐不住,终于关心起这位亲弟弟。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对兄弟不在乎呢。

“早就好了,一点事也没有。”

贾环笑道,声音爽朗。

比起以前的阴柔,现在的贾环,更添了一丝阳刚之气,探春也看出来自家兄弟的变化。

心里忍不住欣慰,自己小心的把弟弟弄来金州,到底对他是好事,没有耽搁他。

有娘家人的支持,和没有娘家人的支持,作为女子的底气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是可惜,我在学堂也就只能读几年书了,以前错过了太多的时光。”

贾环惋惜的说道。

听到弟弟能有如此想法,贾探春越发的高兴,反而劝道贾环。

“我倒不这么认为。”

“在京城你学的,还有你三叔教的,也是旁人学不到的,何必小瞧自己呢。”

贾环连连点头,只觉得家姐说得有道理。

“彩霞丫鬟,已经从京城出发了,不日即将抵达金州。我准备留在我的身边,你要专心读书,不要为杂事分心。”

探春提醒道,边担忧的看着弟弟的神情。

她不是瞧不起彩霞丫鬟的出身,而是觉得弟弟年龄还小,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这上头。

正是学本事的年龄。

学习苦,本来就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更需要用尽毅力,如何能分心呢。

贾环没有生气,反而松了一口气。

他只是希望彩霞有个好结果,至于真的安排在自己身边,他反而不好意思。

毕竟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也不希望别人误会自己。

“可惜,母亲她为什么不来?”

目前,贾环心里遗憾的只有母亲的事情了。

他现在不愿意离开金州,以后都不愿意回贾府,如果母亲能来金州,那就再也没有遗憾。

听到弟弟的惋惜,探春没有说话。

对于母亲出人意料的选择,探春隐隐觉得是为了自己。

自己是平辽侯夫人,是朝廷命妇。

但是自己出身低微,是妾室所出的庶女。

这个世道如此。

大多数的人们在乎。

所以赵姨娘不愿意来金州。

她来到金州,就是提醒所有人,平辽侯的妻子的身份低微,给仇视平辽侯的人笑话他的借口。

探春知道老爷不在乎这个。

但是外面的人不知道。或者人们只会笑平辽侯自欺欺人。

“等你出息的那天,你亲自去接母亲,难道母亲还能拒绝你不成。”

良久,探春轻轻的说了一句。

听到家姐的话,贾环长出一口气。

他就知道,家姐不是嫌弃母亲身份的人。

如果说小时候,他还误会家姐的话,随着他长大,早就明白了家姐的苦衷。

红楼原文中。

贾环小时候和探春吵架,长大后就从来没有过了。

赵姨娘从来不是守口如瓶的人。

但是探春小时候,为人还不够谨慎,对赵姨娘说的那些贴心话,赵姨娘从来没有透露过。

“我让人送了些银两,布匹回去,舅舅一家子也送了,母亲心里会开心些。”

赵姨娘的兄弟病逝。

赵姨娘为此担心难过了许久。

说个不好听的。

她这种妾侍,如果没有娘家人盯着,万一哪天死了,那就是彻底的白死,问都不会有人问一句。

像她的儿子女儿是不用指望的,因为没资格问。

“我还找三叔借了五百两银子,我没有花,你帮我找人还给三叔吧。”

贾环想起来此事,连忙告知了探春。

探春听到,也没有生气,也不着急,想了想,最后反而让贾环先不要还。

“你三叔不是缺银子使的人,我跟你还过去,反倒是没什么益处。等你三叔哪天回来金州,你亲自去还他,在请他一顿宴,倒是更显亲近。”

探春的主意,让贾环情不自禁的抬起头。

有种担起家事,觉得自己长大了的感觉,不再是原来的普通小儿。

这种和家姐谈“大事”的感觉真好。

说话间。

丫鬟们捧来热茶和点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