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首批舒适型车辆定价(2/2)

神马的董事会。

皮卡车也是一样,三十辆都留着给公司自用,晴天的时候,皮卡车比起越野车,更加的适合在县城四处行驶。

毕竟,皮卡车可以拉货,往返于农业基地与公司总部、汽车厂之间,很方便。

自家的公司,两天后,就将名副其实的成为茶城所有公司和单位中,拥有公车最多的单位。

而且,首批下线的车辆,对于自家的汽车制造厂,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反正再等上半个月,茶城汽车制造厂第二批的九十辆车走下生产线,然后拉去月城卖出后,公司的资金就会回笼了,不会再缺钱用。

中大型的厢式货车定价,一样是二十八万元一辆,中型皮卡车是十八万元一辆。

三种型号,拢共九十辆车全部卖出后,收入就会超过两千万元!

因为公司出售的车辆,免税三年,这三年中,是不需要缴纳税款的。

所以,除开原材料和工资、水电费等开支,净赚也要超过一千五百万元!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只要你的车辆能够卖得出去,一家独资的大型车辆制造厂,利润的丰厚,要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这可不是那种股东众多,各方都来吃拿卡要的集体企业,赚多少都是王强一个人的。

不过,县里也不亏。

王强的汽车制造厂出售车辆,三年内不会交税。但是原材料的购进,却是要交税的。

各个矿山出售的金属原材料,出售之前,就会把税收打进了价格中,县里的税务局,每年从双方的矿产交易中,就会收税收到手软!

王强的茶城汽车制造厂,每年至少要购进一共几万吨各种金属原材料,一吨平均收取一百元,就是几百万的税收。

而且,这仅仅是小头,汽车制造厂带动的消费大潮,每年至少也是几百万的税收!

还有各行各业,因此发展起来,各种税收至少也是几百万元。

要知道,现在的人民币与美刀的兑换率,也就在1.5~2:1之间。

近期每年过千万的税收,足够茶城这座小县城,像是吹气球一样的膨胀起来了。

茶城的城镇居民只有两万人左右,整个县也只有三十多万人,而且有着市里的大力扶持,加上茶城汽车制造厂作为勐烈的催化剂,想要发展不快都难。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