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应许之地(3/4)

具象化自己的飞行能力,两只巨大的、银色羽翼满足着他的想象从他的背后从无到有的瞬间展开,将他从空中的落势一把止住!

重又站稳的加尔文低头看向自己手中的救赎之火。

在它被万千个不同经历的加尔文赋予了更多的人性与理解的记忆以后,它的光芒也远胜往昔。

此时在加尔文的手中,它的光芒也随着加尔文的呼吸而雀跃、跳动。

仿佛也在催促着他重新试试它新的力量。

加尔文满足了它的愿望。

他又重新将自己的意志注入其中,随后双手手腕合拢指向天空上的阴云,一个银色的光柱从他的手中激射而出!

这股新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

银色的光柱穿破云层的封锁逆着黑色的洪流一路推到了那条黑色天河的尽头!

天空被这样银色的暖光所占满,云层被穿透以后消失无踪。

永世之癌的残魂在这样的力量下连最后的诅咒都未来得及说出就已经被瞬间净化。

空中降下的、还未曾落地的黑色的雨水在接触到这道光以后瞬间被施以救赎。

一道道被洗净前罪的灵魂向着加尔文躬身致意。

地面上的淤泥在这道光满的照耀下开始干燥、萎缩。

更多的灵魂从淤泥中站起,在恢复意识以后向着天上的加尔文祈祷。

海面的浪潮被这道光照到以后开始恢复平静。

浪潮过后无数的灵魂从水中站起并走向陆地。

在这一刻,所有被救赎的灵魂们都自然而然地知晓了那片土地存在的意义。

那里,就是为了他们这些无家可归的苦难灵魂而建造的应许之地。

那里,既是他们这些受到污染的残魂的最终归途。

而赐予他们这份最后的安宁的人的名字,也在最初的询问后传遍了所有的灵魂。

加尔文的付出与牺牲,他们都看在眼里。

灵魂们在为加尔文祈祷,他们在感激他的救赎与赐予。

他们除了祈祷,再没有任何方式以报答天空中那个金色的天使的慈悲与怜悯。

“圣哉,加尔文!施怜悯于危途!”

“伟哉,加尔文!救我等于苦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土地象征着承载,土地象征着应许。

没有土地的人是流浪的人,终究会客死他乡。

而没有人的土地则是荒原,永远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最初的加尔文内心是如何考虑,才会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诞生出这片象征着他愿意背负帝国黎民的命运之土,已经不再重要。

我们只需要知道的是,当他精神世界中的所有灵魂都已到达那片土地之时,那片原本空无一物的土地也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人民。

象征的意义在此刻终于得以补全。

人民不再流浪,因为终有人对他们许下安定的允诺;土地不再荒芜,因为从此有人存在。

荒芜的平原上一座座村庄与田地从虚无中诞生,一条条的道路彼此阡陌。

而村庄的围绕中,更是有着一座伟大的城市从中心处拔地而起!

高耸的城墙象征着守护的决心,狰狞的武器象征着对于外敌的态度!

林立的塔楼意味着智慧与理性!而最高处巍峨壮丽的宫殿,则象征着这一切的基石——秩序!

整座城市犹如一座巨大的钢铁打造的王冠一样,坐落在这片大陆的中央高地上!

而承载着这一切的土地,又象征着谁呢?

是的,加尔文。

他象征着加尔文愿意背负着整个世界前行的意愿。

于是,精神时间还在天空上的加尔文头上,也随着脚下大地的异变而同时多出了一座纯由钢铁打制的王冠!

整整13根荆棘对应着城市中高耸的十三座塔楼,依次从小到大,从后往前排列。

那座王冠实在是太过精致,精致得就好似地表上的城市的微缩版一般。

那座王冠又太过沉重与刚直,因为他全由象征着不屈与责任的钢铁打制!

整整13只荆棘对应着城市中高耸的十三座塔楼。

秩序之火不知何时已经高居其最中央的荆棘之上。

而左侧稍小的一支上,象征着救赎的火焰恭居其中。

而此时此时,加尔文头上的这顶王冠,也传来了与地表上灵魂们一致的祈祷声。

无数的灵魂的声音在此刻汇集成一道共同的声音在加尔文的头上响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