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投降(3/4)

府还掌握了澳门的立法、司法权及重要的行政管理权。

由此可见,明王朝才是澳门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手握领土主权的明朝政府将澳门编入香山县府管辖。

还在澳门当地安排了负责治安和税收的官员,以此宣示对澳门的治理权。

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必须严格遵守明朝的种种规定,否则便会遇到麻烦。

比如万历十一年,葡萄牙人曾一度自设官吏,此举违反了明王朝的规定。

因此总督陈瑞立刻约见了葡方负责人,责怪他们不遵守明王朝的规定,有违皇上治理澳门的本意。

葡方代表被这一番训诫吓得不轻,急忙托人带着天鹅绒、镜子等珍贵礼品去送给总督。

并且重申一定服从明朝政府的命令,这才获得了内部自治的许可权。

然而,葡萄牙人费尽周折获得的自治,也仅仅是适用于处理葡国人之间的矛盾。

如果涉及到华夏人的事务,葡萄牙方依旧无权干预。

明朝政府还曾拆毁葡萄牙人私设的炮台,还曾将葡萄牙人建的教堂改为中国的石碑,以此维护中国主权。

为了防备葡萄牙人通过澳门往内地渗透,明朝政府还专门在澳门与内陆接壤处设置了一座莲花茎关闸。

这座闸原本每月开放两次,后来改为每5日开放一次,不开放的时候便用6根封条加封。

从而杜绝了葡萄牙人与当地人过多接触的潜在隐患。

澳门的商业发展也是明朝政府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随着明代商品市场的发展,对外贸易成为明朝财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葡萄牙人高超的航海技术,无疑成为促进商贸发展的重要助力。

据史料记载,葡萄牙人租居澳门后,便以澳门为支点建立了多条国际贸易航线,做起了海上贸易中转生意。

他们将明朝的生丝和丝绸等商品通过澳门销往世界各地,再带回大量的白银充实明朝的国库。

这也促使澳门成为新兴的远东国际贸易中转港,并由此发展出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澳门与各国间经贸往来不断。

明朝政府便以澳门为窗口,大力推销中国商品,终于让中国商品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以澳门为媒介,一条以澳门——果阿——里斯本为线路的贸易网络。

从16世纪下半叶起迅速运转起来,中国的货物以此为媒介,火热畅销欧亚大陆。

以欧洲学者的估算,在中国万历年间时,平均每年有价格四十万两白银的中国货物,会经过澳门运往印度,再转手倒卖到欧洲。

运往长崎的中国货物,每年价格更高达100万两。

每年从菲律宾输入澳门的银币,高达135万比索。

大量的白银以澳门为媒介,汹涌输入中国。

以加拿大学者贡德?弗兰克的形容,明朝中后期,全世界至少三分之一的白银都进入了中国。

这样的热潮,也带来了明代中国澳门的繁荣。

这个明代广东香山知县治下的“小港口”,却是十六至十七世纪,东亚海洋上的黄金港口。

更以其繁荣的贸易,支撑了明朝“隆万中兴”的辉煌。

如此“多赢”的成果,也堪称大航海时代,一个成功的治理典范。

可是这种情况到明末却发生了变化,朝廷要面对流寇和建奴双线作战,无暇顾及南方沿海事情。

加上明末大多官员只顾自家利益,导致他们被葡萄牙人收买利用,葡萄牙人开始在澳门有自治的动作,并修建多座炮台。

驻澳门的广东官员基本上都被他们收买,对葡萄牙人的所有动作基本上睁只眼闭只眼。导致他们越来越猖狂……

澳门总督阿方索,正坐在城堡里悠闲的喝着咖啡。

在他身边有两个皮肤白皙金发碧眼的大洋马相陪。

大厅里还有两个倭国女人在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阿方索眯着小眼睛紧紧盯着倭国女人扭动的身姿,惹得身边大洋马只翻白眼。

“总督,明朝驻澳门官员求见。”

葡萄牙在澳门只有居住权,这个居住权还是通过贿赂广东官员得到的。

他们每年要向大明广东省,上交一千两银子。

可是最近两年他们变了,不但一两银子没有交,还开始打珠海的注意。

这次英国人入侵,也是葡萄牙人的主意,他们想利用英国人试探一下大明方面态度……

如果不是顾忌大明瘦死骆驼比马大,他们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