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翻手云雨(2/2)

此事在固有历史上也有发生。

五国攻秦不顺,回来找原因就是因为齐人没参与,在这方世界还要加上背刺大魏,加速了联军的溃败。

于是五国将损失发泄在了齐人身上。

当然这其中也有赵淮中暗自操作的痕迹,他当初推送出去的几封信里,有一封就是送给太子丹。

燕国一直被赵和齐夹在中间,调转枪口对付齐人,对燕有大利。

正好齐人攻魏,导致合纵失败,给太子丹提供了最好的理由。

赵淮中在信里便是隐晦的提醒太子丹,可趁机攻齐。

适时魏人被齐攻击还未结束,太子丹的提议送过来,魏午狂喜响应。其余几国也因合纵失利,纷纷附和,于是联手伐齐。

齐人被迫从魏国退兵,以应付五国来袭。

赵淮中连番操作,对大秦的利好在于,魏人想腾出手来报复被齐人袭击之仇,就要先安抚大秦。

免得秦人和齐合作,魏国腹背受敌,就要垮了。

于是在攻齐之前,魏王被迫献城与秦议和,提出割让朝歌,汲地等四城,以平秦之怒火,与秦人休战。

至此时,赵淮中才传令蒙骜,停止攻魏。

整个六月到七月中,旬月时间里,七国形式混乱,彼此攻伐。

到了后来,秦国反而抽身出来,成了第三方,坐观各国厮杀。

所谓合纵连横,翻手为云覆手雨,大抵如是。

此时秦人在得到魏人所献城池后,国境前端愈发深入魏境,虽然停战,却始终对魏保持着极大的威慑力,与齐遥相呼应,令魏人时刻悬心提胆。

据说在七月初的时候,魏王宫中曾传出悲怆之声,似乎是魏王在哭泣。

魏午此时已是心中大悔。

悔当初不该合纵攻秦,导致魏一退再退,损失惨重。

到七月中旬,咸阳酷暑。

秦宫之中,少府和治栗内史两个大秦财政官,联袂来找赵淮中。

两个老头表情如出一辙,都是愁眉苦脸,五官几乎皱到了一起。

对赵淮中执礼后,治栗内史首先道:

“大王,万万不能再打仗了,我二人手中现已没有半点结余,是真真的空了。”

少府点头如同母鸡戳米,附和道:“再打下去,我大秦众臣下半年就要去街上行乞度日。

大王宫中也要节衣缩食,吃一顿饱饭都难。”

“这么惨吗?”赵淮中失笑道。

两位老臣哭穷之后又改变方式,正色道:“大王在连年兴修水利的情况下,仍持续与他国开战,国库用度如流水般消耗,实乃穷兵奢武,不顾国本之举,这是国之将乱的征兆。

若民不能吃饱,必生大祸。”

这两位老臣都是大秦宗室,算起亲疏关系,还是赵淮中的叔爷辈分,所以颇有些倚老卖老,什么话都敢说。

二人软硬兼施,满以为会让赵淮中改变主意。

想不到在两人说完后,赵淮中淡定道:“五国合纵新败,此时互相攻伐,乃是难逢的良机,有些仗一定要打。

就算是暂停水利修缮,节衣缩食,我陪少府和内史一起去街上行乞,也要打。”

两位老臣心态瞬间炸裂,互视一眼,暗暗叫苦。

这位大王油盐不进,跟他老爹庄襄王完全不是一个套路可怎么整?

赵淮中扫视两人,缓了缓口气:“不过内史和少府其实不用担心,仗要接着打,但不用我们大秦自己拿钱出来。”

两位老臣一愣,异口同声:“大王此乃何意?”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