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李卓真的孤寡了(1/3)

勋贵这个圈层,总有新陈代谢。

安小山之所以现在能成为权臣,成为勋贵的顶级,就是因为他自己亲手造了一心的勋贵。

在极短的时间内,南征北战早就一个王,三个候,还有伯爵五个,其他因功提拔的人更是无数。

这些人都在军方,所以安小山执掌军队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却在军中有着无上的威望,毕竟是实打实的战功,而且跟着他提升的人不少。

虽然战后他没有直接掌控军队,但是却无时无刻不是对军方产生着影响。

北方的袁百车、童刚、南方的贺兰南顾,掌控京城的兰城。都是跟着他起来的。封侯、封爵。都是因为安小山带出来的。

除了这些新的军功勋贵,还有一批老牌贵族,这些人主要是皇族、还有跟大乾皇帝起家军功后代。还有一些就是如同泰宁候这种皇帝姻亲。

最后这种最不值钱,基本上就是一代就没了。第二代能不能继承爵位完全看皇家的脸色。

皇家的爵位除了特殊的几个王爷,都是世代递减的。这几个王爷几乎都是开国皇帝的兄弟或者儿子。

比如周王,其实他不是世袭罔替的王爷。到他儿子这里就会递减为公爵,如果皇帝开恩还可能变成两字王。食禄之地也会削减。

除非皇帝开恩,找个理由给保留。

其他的爵位也历代递减,从原来的侯爵慢慢变成伯爵子爵,最后烟消云散。

在这期间如果没有功劳,最后就只能变成平民百姓。不过在大乾有五个世袭罔替的侯爵。

城阳候、永安候、长车候、上虞候、长安候。

这五家其中有三家是开国皇帝封,还有两家是后来皇帝封的。

当代城阳候赵阙跟周王走的最近,一方面是作为勋贵是自然的联盟。另一方面也是他的夫人是周王的妹妹。

最重要的是,赵阙想要把世袭罔替的侯,变成世袭罔替的公甚至是王。

安小山一个太监尚且能够封王。那他为什么就不能封一个世袭罔替的异姓王呢?

所以城阳候在帮助周王这件事上,十分的积极。因为经过他的推测,现在的皇帝只知道炼丹根本不理国事,早就失去了民心。

如果不是安小山在朝中帮他撑着。太后早就将他换掉了。

只要干掉安小山,现在的皇后是孤儿寡母,只要太后倒向周王周王就完全可以摄政。

太后导向周王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太后跟皇后的关系之恶劣,现在几乎是满朝皆知。所以太后绝对不会让皇后掌控权力。

而在朝廷之中泰宁侯根本没用,除了捞钱,别无他想。那是闻名朝野的蠢货。

就算太后想扶持衡王的三个儿子登上宝座,也离不开周王的支持。到时候只要周王摄政,太后不过是躲在宫中的老妇人,毫无用处。

至于那位陛下,还是算了吧。祝他早日飞升,人间不适合他。

濮阳候出事之后,勋贵集团曾经试图营救过。给李卓送钱、送美女都被拒绝了。

那就送宅子,送李卓喜欢的一切东西,只要你喜欢没有送不到的。李卓喜欢瓷器,他家就莫名其妙的多了好多官窑瓷器,而且还有很多价值不菲的古瓷。

李卓第二天就让人把这些瓷器全都给砸成碎片了。然后这些碎片全都让他找工匠贴在自己家墙上。

他家的墙成了有史以来大乾京城内最贵的墙,有人估算过这些瓷器折价可以在京城换两套三进的大院子。

李卓也因为这件事被称为碎瓷御史。

这还不算完,李卓找到那些送礼的人,挨个记下来着重的查他们。

“礼下于人比有所求,送如此的厚礼,必然是心怀不轨或者作奸犯科。”李卓的话响当当的砸在地上。

这些送礼的人都被请进了推事院,品尝过几套大刑之后,全都交代了自己作奸犯科的事情。甚至有几个还差点牵扯到背后的主子。

“这他妈的就是不讲理了,亘古以来没听说过有打送礼的,这还是人么?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么?”

城阳候气的差点没吐血。

这件事传遍了京城,李卓成了不近人情和活阎王的代名词。好家伙给你送礼都有罪。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以后谁还敢给你人情往来?给你送点东西不就是自首了么。这是奔着孤家寡人去的啊。

甚至安小山知道这件事之后都觉得李卓做的有点过分了。送回去到头了,你还全给砸了,然后把人抓了。

这……

真是一把好刀……

“他既然喜欢瓷器,别人送的他不能收,那我便送他一些吧。家里之前的好的瓷器,挑几件给他送过去。”安小山吩咐下来。

关可卿却阻止了他。

“王爷不可。你这样会让李卓十分难堪。他要的就是孤家寡人的孤冷,你这一送他若不收,辜负了你的好意。他若收了先前的一切做法,便都付诸东流了。”

关可卿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