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〇章黑夜之下的酝酿(1/3)

京城之外有一个金蝉寺。

这个寺庙曾经被太祖家封为镇国寺。因为太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这里出家为父母祈福。等到太祖登基之后,自然这里就成了天下寺庙之首。

这里的主持方丈是有品级的,甚至每年还要进宫给太后等人念经祈福,无论是太后还是皇帝,都要以礼相待。

金禅寺的当代主持,名叫空海。是天下有名的得道高僧。金禅寺建的金碧辉煌,香火鼎盛,每年来此的达官显贵,不计其数。

在这金蝉寺里面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和尚。只有二十多岁的样子。但是在金禅寺里面辈分极高。

纵然天下僧人之手,空海见到他也要称一声师弟。空海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

按照道理来说,不可能有这么年轻的师弟。

因为这个人身份太过尊贵,没人敢收之为徒,他便代师收徒,法号空相。

这个僧人面貌极其俊朗,学识渊博,但从来不逞口舌之力,只是在四中兢兢业业的修行。

不过修行跟修行之间是有区别的。

其他僧人修行。晨钟暮鼓,青灯古佛。寒来暑往,参禅悟道。

而这位空相禅师,从来都是随心所欲,晨钟暮鼓,他从不遵守,也谈不上什么青灯古佛。

他的禅室之中,所供奉的佛像都是极其名贵的玉石所雕刻。所穿嫁纱都是极其上好的丝绸所制。

饮食起居,有专门的四五个僧人伺候着。闲来便赏清风明月,想要参悟佛经,就有专门的僧人给他读,有专门的法师给他讲。

别人都质疑他不是来出家的,他却自嘲自己修的是富贵佛。世间皆苦,富贵也是一种苦,他在苦中作乐。

听到这话之后,空海禅师夸他有大智慧。

然后就没人说什么了。

最近好久没见到空相禅师出来欣赏清风明月了。更加见不到他登高望远的身影。

就算是平常熟悉的小沙弥也见不到这位出手大方,十分和蔼的师叔祖了。

偶然间见到,身边也跟着几个身材魁梧凶神恶煞的和尚这些和尚他们在寺里从来没见过,仿佛是突然之间出现的。

而且最近金蟾寺周围也出现了很多陌生人在四面巡视。有人暗地里说,这些人其实都是来保护空相的。

这种保护出家人很难理解,既然出家了,为什么还要有这么多人保护他呢?

直到有一次空相的饭菜里面被人下毒之后,毒死了给他试吃的一个小和尚之后,他们才理解,空相好像很危险。

“都已经这样了,不如回王府吧,在这里给金禅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骚扰。”

空相翻阅一本佛经,一边说道。

“公子,王爷自有计划。让您待在这里,肯定是有什么必要的理由。”空相身边的一个护卫和尚说道。

没错,这个空相就是周王出家的那个儿子。是周王跟周王妃嫡出的第二个儿子。

当年为了不让两个孩子相互争权,产生不必要的自相残杀。在确定培养老大的同时,其他庶出的儿子就成了磨刀石,而这位嫡出的孩子就送来金蝉寺出家了。

按照周王的规划,只要大儿子的世子位置确定稳定了,就把这个儿子接回来,谁知道这个儿子在寺里面待习惯了,反而不愿意回家。

一直到了大儿子消失。按照宗室礼法,大儿子没了,他这个嫡出小儿子必须是王世子。所以就开始遭遇各种莫名其妙的刺杀。

现在空相被这种刺杀搞得不厌其烦,根本就不想在这山上呆着了,他想回到王府去。

既然已经确定自己是王室子位置的不二传人,为什么还要在这荒郊野外的山上等着各种各样的刺杀?

他知道父亲肯定是有相关的计划,可是这个计划没有人告诉他,只能让他在这里心烦意乱的配合着。

“是啊,每个人都有计划,偏偏我什么计划都没有,早晚被这些计划给计划进去。”空相无法改变现实,只能用这种饶舌的方式发泄一下。

其实他虽然不知道父王的具体计划,但是肯定跟那些输出的哥哥们有关,一定是要把这些人清理的差不多了,才能让他回王府。

虽然讨厌这种自相残杀的权谋。生在王府也无法逃避。尤其是他现在就是世子位置的不二传人,就必须要承担这一切。

其实周王不肯让他回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兄弟相残,而是因为京城正在酝酿一场极大的政治风暴,他不小儿子卷入这场风暴之中,虽然安小山曾经跟他相约不再使用刺杀手段。

可是在这种波诡云诀的大浪潮之中,安小山有的时候也是无法自主的。谁知道他被逼的狗急跳墙了,会不会用一些过激的手段?

会有人借着这次大浪潮暗地里做一些小动作?

所以虽然在金蝉寺啊他屡次遭到刺杀,不过都是一些小场面,京城才真正是大危险。

李卓自从被张彩提点之后,就抛弃了一切犹豫和一切想法。提着尚方宝剑大杀四方,先是查抄了少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