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计拙莫过于和亲(2/3)

很容易闹出太大动静来。

所以安小山决定先转移视线,他跟大长公主和兰贵妃把朝廷中发生的事儿说了。

这件事,大长公主虽然早有预料,但是真正听到安小山陈述朝廷的状况时候,一样,气的半天说不出话来,恨不得拿把刀把这些人全剁了。

兰贵妃则满脸都是无奈,她自然不希望大长公主出嫁,但是如果朝议汹汹,天下人都这么想,大长公主还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恐怕最后刚烈的她唯有一死。

想到这个她不由得脸色煞白。

就算是死,那些读书人的嘴也未必会放过她。刚刚被北峦的人欺负过,朝中的某些人不想着如何为大长公主出气,以振国威,反而想着如何把她嫁出去。

大长公主轻咬着自己的嘴唇,好像下定了决心,凄然的一笑。

“小山,我若是不在了,麻烦你照顾一下这梅家满门。”大长公主竟然有交代后事的意思,这让兰贵妃吓一跳,安小山更是万万都没想到。

“玉凝,你不要胡思乱想。长庚,长庚不是还活着吗?”兰贵妃脱口而出。安小山有些意外,长庚是谁?

“他已然落入南萧人之手,我们夫妻恐无再见之面,何须多想,不妨在这阴间相聚吧。”大长公主说着眼泪流下来了。

安小山一听,突然间找到了刚才关可卿的心情,他娘的什么个意思?驸马爷还活着。

“驸马爷还活着?”安小山赶紧问道。

“那个关可卿姑娘来此送信,就是告诉大长公主当年的驸马没有死,现在人在南萧,想以此胁迫她跟茶陵王见面。”兰贵妃说道。

安小山脑子里的念头乱七八糟的。但是有一个极其坚定的声音,那就是搞死这个驸马。

“哎,不对呀,如果驸马还活着,他们公布了这个消息,那大长公主就不用出嫁了。他们这悄悄摸摸的想干什么?”安小山瞬间反应过来这事儿不对呀,自相矛盾。

“我们早就想过了,他们可能提出来说服大长公主的策略,是明面上是嫁给茶陵王,实际上是跟驸马爷团聚。”兰贵妃说道。

“先不说这事儿本身是不是扯淡,可信度有多高?我很奇怪,为什么两个国家的人都非要娶大长公主呢?按照道理来说,还有一位待字闺中的小公主啊。”

安小山始终想不明白这件事,无论是北峦也好南萧也罢,他们的目标都很明确,既然要和亲,哪个公主不行,为什么非得是眼前这个已经嫁过人的?难道他们都跟曹孟德一个爱好?

“三年前大长公主择婿的时候,拓跋宏业和茶陵王都曾经来过,都对大长公主一见钟情。现在他们还不死心。”兰贵妃说道。

安小山看着大长公主,心说这位大长公主拿的是大女主的剧本啊,这么多男人对她死追不放,南北两个王朝的两大王爷,一个还可能成为帝王。

甚至在她嫁人守寡三年之后依然要追过来,他总觉得这背后有事儿,绝不是看着那么简单。

“南萧这事儿先放一放,我估计他们还有后边的动作,这满朝鼓励嫁人的嘴要赌上。”

安小山本来是兴致勃勃来的,现在听到驸马还活着,脑袋有点转悠不过来,不过他还没忘了此行的目的。

“你有什么办法吗?”大长公主说道。

“有一首诗,请大长公主找人散播出去。”安小山说道。

“诗?”大长公主和兰贵妃全都一愣,知道安小山能写诗,现在竟然又有一首吗?不由的全都侧耳倾听。

千年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安小山朗朗诵读而出,这一首咏史是唐代戎昱所写,不过第一句是汉家青史上,他把汉家给改成了千年。

这个世界的朝代里有没有汉家二字,他无法考究,所以就做出了这个修改。

大长公主和兰贵妃两个人咀嚼着这首诗,眼睛越来越亮,尤其是最后一句,把满朝那些喊着嫁公主的人,全都给暗戳戳的骂了一句。

今天你们为了各自的目标喊着要让公主和亲,千年之后你们会不会担着骂名?

生前身后事,史书留名,这些读书人是无比在乎的,安小山这一棒子,等于直接打在了他们的七寸上。

“好很好,我这就召开诗会,让满城的读书人都来参加,让他们品一品这首诗。”大长公主兴奋地说道,施惠这种事他已经很多年没参与没组织了,但是不代表他没有号召力。

安小山却摇摇头,拒绝了。

“读书人都是一家,朝中那些人都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怎么敢议论那些人,我们来一招最狠的。”安小山脸上挂着残忍的兴奋。

当天晚上每一家所有识字的人全都找来,甚至还雇了几十个帐房先生,大家一起抄写,一晚上就写了七八千张。

第二天一早整个京城贴的到处都是。无论是茶楼、青楼,货站码头还是城墙边上的告示板,或者是各个方坊的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