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人才选拔(1/2)

如果想要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就必须顺应皇帝的旨意,积极投身到这两个关键领域中去。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表面上对皇帝的决策表示拥护。

其中,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在心里暗暗盘算着,要让家族里那些年轻俊杰去参加即将到来的恩考。

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镀金机会,只要家族子弟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前往西夷或者基层任职,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政绩,将来必定能够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在陆源看来,当下所推行的这一系列举措,实则是一场针对官场的深刻变革。

回顾往昔,在官员提拔方面,以往的方式显得较为粗糙。

那时候,由于局势动荡不安,各种事务纷繁复杂,他面临着无人可用的艰难处境,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选拔人才,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然而如今,大乱时代已然结束,和平的曙光降临到大秦的每一寸土地。但陆源深知,和平年代并非意味着高枕无忧,最大的敌人往往源于内部。

这是一位伟人曾经说过的话,犹如晨钟暮鼓,时刻在他耳边回响,提醒着他不能有丝毫懈怠。

大秦的疆域如今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规模,其广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形形se色的人群,各种势力错综复杂。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谨慎小心地治理,稍有不慎,国家就很容易陷入分崩离析的危险境地。

这是陆源绝对无法接受的结果,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的大秦帝国。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然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变革。

科技的进步虽然为大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交通更加便利、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等,但陆源清楚地认识到,科技的进步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来道德的进步。

一个国家的繁荣稳定,不仅需要强大的科技实力作为支撑,更需要民众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

如果民众道德水平低下,即使他们拥有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也可能会因为贪婪、自私等不良品德而滥用权力、制造纷争。

德不配位的现象一旦普遍存在,就很容易在社会中酿出更大的灾祸,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所以,陆源决定在致力于解决大秦文盲率问题的同时,将提高众人的道德水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教育、文化引导等多种方式,努力塑造一个文明、和谐、道德高尚的社会风尚。

确保大秦帝国在和平年代能够稳步前行,实现长治久安的宏伟目标。

朝会退去后,朝廷即将再次开恩考的消息,如同重磅炸弹一般瞬间在京城引爆。

整个京城都为之沸腾起来,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纷纷。

上半年落选的那些年轻人,原本还沉浸在失落与沮丧之中,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时精神抖擞,纷纷奔走相告。

他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仿佛看到了自己仕途的新曙光。还有一些上半年因各种原因没有准备好的人,此刻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觉得自己终于有了机会去一展身手。

这考试每年都会举行一次,不过目前,这种基层官吏的选拔,暂时只在京城进行选拔。

陆源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是有着多方面的考量。

一来,他暂时还不太相信下面那些行省的官员在选拔过程中能够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

毕竟,目前缺乏一套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如果将选拔权力下放,很可能会出现舞弊、任人唯亲等不良现象,从而影响到选拔出来的官吏质量,进而对整个大秦的治理产生负面影响。

二来,从京城选拔出来的官吏,由于是经过天子直接选拔的,便算是天子门生了。

这样一来,他们在心理上会对陆源有着更强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在日后的任职过程中,也会更加尽心尽力地为陆源效力,为巩固大秦的统治贡献力量。

当然了,这只是陆源内心深处的小心思,属于帝王心术的一部分,自然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在京城选拔也并非尽善尽美。

随着消息的传播,很多远在外地的学子也渴望参加此次恩考。

但在京城选拔,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麻烦了。

很多学子居住在偏远地区,长途跋涉过来,仅仅路途就要耗费不少时间。

虽说如今大秦的交通状况比之前发达了十倍不止,有了更为便捷的道路以及新型的交通工具,但仍有很多地方,交通依旧不便利。

而且,也不是每个学子家庭条件都很优渥,他们可能无法承担长途旅行的费用。

这样一来,就天然地排除了一些有才华却因地域和经济条件限制的学子,这对于选拔人才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

陆源深知这一弊端,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思来想去,有了应对的办法。

“可以效仿上辈子高考的办法,这或许是个极为可行的策略。”

陆源心中暗自思索着,缓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