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返回地面只是开始(1/2)

【主线任务:令人类文明在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立足。】

【任务说明:参与建造一座地外空间站或打造一座月球科研基地(宿体不能仅仅局限于目光所及之处,要有着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人类的未来必然会走出母星,去吧,为人类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任务要求:空间站:必须可容纳20人同时在轨半年或有效容积不得小于3000平方米。月球科研基地:至少可容纳15人同时展开科研工作或基地占地面积不得小于3000平米。】

【任务奖励:完成其中一项可随即获得文明点数1-10点,两项全部达成可获取系统升级能量3点奖励。】

李国良看完系统给出的苛刻要求,不自觉的哀叹一声,随之当他看完任务奖励后,脸色再变,眼中射出了一道精光。

话说自系统升级以来,他就想知道这系统到底该如何升级。

原来要完美完成系统给出的主线任务才行。

不过这个主线任务可不简单,以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不管是庞大的空间站还是月球科研基地,都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但说目前在轨工作的‘国际空间站’,其从1994年启动计划到目前也不过才达到了第二阶段,即可承载3名宇航员同时在轨生活工作,已经过去了接近10年。

按照原本计划,国际空间站将会在06年建成,但是由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出现了重大航天事故,nasa的航天计划仍处于停飞之中,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完成预定装配任务,还是个未知数。

如果要建造一座可同时容乃20人长期在轨工作的空间站,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的数学加法问题。

空间站每增加一个人,这需要考虑的问题必然成几何级数增加。

系统也给出了指标数据,那就是有效容积不得小于3000平方米。

要知道,人类目前建造最大的空间站便是‘和平号空间站’,其有效容积不过470平方米。

3000平方米几乎是‘和平号空间站’的七倍大小。

李国良退出系统空间,深深吸了一口气,看着电视屏幕中站在飞行的神舟6号飞船,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果没有技术的突破,光是凭借现在的航天技术,想要完成主线任务,显得有点遥不可及。

就算国家全力支持,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排除西方国家对于共和国的偏见,可以通力合作,每个几十年怕也完成不了。

如果要花费几十年才能完成一个所谓的主线任务,那么他这个天命所归的‘宿体’是不是也太无能了点。

那么,他现在正在研究的课题,需要加快进度了。

……

人类航天技术的制约,说到头还是运载能力不足,即能源动力还不够强劲。

而这个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航天工程本就是设计几十个学科的综合性科技,并不是说提升了某一项技术就能突破现有格局。

有了目标的李国良,再次把目光投入到了手头上的研究课题中。

至于共和国的创举性航天计划,不再去关注。

也没有必要去关注,这个成功或者失败,都表明了共和国在航天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必会引发一种连锁反应。

那就是,新一轮的航天军备竞赛,已经拉开了帷幕。

在欧美国家来看,共和国目前的航天技术还远远落后于他们,虽然如此,但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东方大国就这么奋起直追而无动于衷,他们也需要继续前行,把东方大国继续远远的抛在身后,让其看不见他们前行的尾灯余光。

这时,共和国高层接到了来自北方大国最高领导层的电话通话。

鉴于横跨欧亚大陆的北方大国,这个时期显然过的并不如意,面对敌对联盟毫无底线的战略压缩,留给他的唯一路线,只能是联合地处东方的红色政权。

电话联通后,两个大国的领导曾定下了一系列的决定。

至于深入国家战略层次的合作内容,外人不得其真容,但是光是其联合公布出来的内容,也足以令西方发达国家为之一振。

随着两国领导人达成一致,双方官媒同时公布了一则消息。

《俄航天局将与华航天科技集团展开密切合作》。

欧美国家对此并没有第一时间跟进报道,似乎刻意忽略了这侧消息。

并不是对此不重视,而是知道在地缘政治上来说,虽然北方熊目前迫于目前国际形式,不得已与邻国展开合作,但两个相邻大国之间,显然并不能达到百分百的信任。

或者说,他们并不看好这对难兄难弟。

……

时间过的很快,眼看神舟六号的返回舱即将启动回程。

“小白,我们就要返回地面,下面的旅程只能由你一个人去完成了。”2号航天员望着淡蓝色的地球幽幽说道。

“嗯,预祝你们安全回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