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得偿所愿(一)(1/2)

天一阁有龙凤二阁,龙阁专门招待男贵族,凤阁自然是为贵族之女筹备的。虽说和龙阁相比,凤阁的消费已然不高,但是和普通酒楼相比,凤阁的消费依然足够高昂。

让赵玥几人自往凤阁,李御随着侍女走上了五层的金阁,话说他几次来天一阁,都是在金阁之上,也没感到有多么地高不可攀。而外界却将金阁传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李御对此很是不解,当然,这也是他心里小小的自得罢了。

“李兄可是来迟了。”见到李御进来,端坐着的屈绱迎上往笑侃了一句。经过跑马大赛的合作,他和李御之间可是亲近了不少,本日也是借着那博得五万金的由头才相邀一聚,加深一下情绪,顺便谈谈未来的合作。

“城卫府事务颇多,一时有些晚了,还看屈兄莫怪,御自罚三杯。”对于屈绱表现出来的亲近,李御也感到很舒服,对方可是号称楚国大才的三闾大夫,如同后代的那些顶级公子哥。

“熠见过李将军。”看着李御和屈绱之间的密切,厅中另一位青年贵族也拱手为礼,眼中却是难掩一丝诧异,心里顿时警觉起来。

“想必这位便是统军十万的上大夫,真是驰名不如见面。”看向这位俊逸不下屈绱的青年贵族,李御脑海里瞬间闪现出对方的身份,想来便是是楚国三大王族之一昭氏的代表人物昭熠,雍城之战时楚军的主将。

“将军此言。让熠愧煞。”想起雍城之战的失败,昭熠的脸色不由红了一下。他总算知道了作甚人外有人。三十万联军进攻一个仅有八万驻军的雍城,竟然还惨遭败绩,昭熠想起被国人夸奖多年的大才之名,丢脸至极。

“本日不谈国事,只谈风月。”看出气氛有些为难,屈绱连忙缓和了一下气氛。虽说他和昭熠明争冷战多年,但是此时的他们却是同船共济,总不能让对方下不来台。再者。换作他在雍城之战中统领楚军,屈绱自认也不可能比昭熠做得好,实在是这位少年将军太过妖孽了一点,连秦国宿将都奈何不了。

“不错,屈兄,昭兄,难得相聚。我等本日共谋一醉。”对于昭熠,李御也没有多大的芥蒂。毕竟两国交战,各为其主,他还能奢看对方有所保存。固然李御对雍城之战中那么多同袍的战逝世有些难以释怀,但是他也让无数昭氏子弟埋骨他乡,谁也说不得谁。

“大善。”没想到李御这么好说话。昭熠有些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不少,为本日来的目标有了几分信心。

释然了开真个为难,气氛很快热烈起来,李御陪着两位楚国王族大才聊着赵国的风土人情,关系在无形间亲近了不少。酒宴总是男人加深情绪的最佳机会。

“李兄,我等此次前来。倒是有一事相求。”酒宴正酣,屈绱干了一樽美酒,笑着说出了一个恳求。在宴席中谈点正事,无论成与不成都不会伤了和睦,为难的事在酒后也就忘了,古今如是。

“屈兄见外了,有事只管说,御能办的尽不推辞。”听到屈绱的话,李御带着点醉意大包大揽,眼底却躲着清明之色。

“我和昭兄此来赵国,为的是购得良马,然数目颇大,甚是为难。”说起这个,屈绱露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容貌。

跑马大赛前后,天下马商云集邯郸,乃是购得良马的最佳机会。只是赵国凭借自然的地理上风,加上乌氏的经营治理,赵国生产的良马盘踞天下七国之中的六成以上。在战马的质量上,秦燕两国的牧场也是难以企及。

愈甚者,胡人销往诸国的战马几乎都要经过赵国,赵国在承担着防御胡人的压力之时,也享受着丰富的资源。

胡人所贩战马,其中大部分都会被赵国收购,流进诸国的不过少数。秦燕两国的牧场生产的战马供给国内都略显不足,自然不会拿出来贩卖,即便拿出来贩卖的也不是优质战马。因而诸国权贵要想购得上好的战马,必须从乌氏也就是从赵国手中购置。

然而赵国自然不会坐看其余诸国骑兵的壮大,对于战马的销售限制极为严格,几乎没有走私的可能。而且赵国还给诸国从乌氏手中购置的战马数目都定了规制,基础上不会超过两万之数,其中能作战的良马仅有半数,还都是阉割过的,要想购置没有阉割的只有往购置那些质量拙劣的小马驹。

用赵国君臣的话说,那些上好的战马情愿让它们老逝世病逝世,也不可能售予诸国,让敌国来攻打他们赵国。

凭借着春申君掌权的方便,黄朔已从乌氏手中购得一万五千匹战马,固然他输给了李御五万金,加上投注在乌氏的五万金,但是黄朔背后可是有着楚国国库的支撑,根本不在意这十万金,不过是回国之后被春申君责骂一顿而已。

根据赵国定下的规矩,既然黄朔已经买往了一万五千匹战马,那么楚国的权贵只能再购置五千匹战马,没有任何的情面可讲。即使暗地里还有可能多购得一些,但是对急需战马发展武备的屈氏和昭氏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无妨,我与乌氏至公子交好,必让两位得偿所愿。”听到屈绱的请求,李御大包大揽地说道。

春申君的强势崛起,对于赵国而言也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