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轨(1/2)

听到赵穆的话,赵禹一下子就想到了其中要害,对方竟然想在王储上面做手脚。要知道太子启渐渐年长,其资质才干颇得朝中大臣赞成,其王储之位毋庸置疑,赵穆竟让人进宫商谈王储之意,谋逆之心昭然若揭。

“好,我等便信君上一回。”

其中一位上卿回了一句,也让其余贵族大臣安静下来,头脑还有些混乱的他们都没有听出其中的意味。一些大臣听出来了,却慑于赵穆的威势和如今的处境,也都沉默不言。

“那请诸位推出几人随本君进宫觐见王上。”看到大多数人都默认了下来,赵穆眼中透出一丝喜意。说实话,他还真不敢拿这些贵族老臣怎么样,要知道他们的权势遍布全部邯郸城中,不说府中护卫,就是全部城卫府也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接洽。

很快,平陵君赵禹、内吏公孙闬、行人楼媛等十余位大臣被推荐出来,追随赵穆一同觐见赵王。

走在王宫的石阶上,赵禹看了一下石阶两旁的黑衣宫卫,创造都是陌生的面貌,再看看那九层宫台,如同一只猛虎即将吞噬他们。

“我等一切唯君上之命。”

忽然听到一声低语在耳边响起,赵禹瞥了一眼身旁的公孙闬,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赵穆的权势在朝中不小,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忠于赵国的。

觐见的地点是在赵王丹的**殿,赵禹等人刚刚踏进殿门。便闻到一股浓郁的药味,一种若有若无的逝世寂之气在殿中弥漫,让十余位大臣心悸不已。

“王上。”

看到躺在床榻上的赵王丹,那惨白的脸色显示着生命的软弱,几位大臣都不由哀呼起来,还有几人黯然落泪。

也许是被众人的喊声吵醒,沉睡着的赵王丹睁开厚重的双眼,微微侧头,混浊的眼神看向跪着的众人。

“王上,平陵君和诸位大臣来看你了。”走近几步。赵穆轻声说道。

张了张嘴,赵王丹想说什么,却创造无力至极,抬起一只手却又落了下往。

“王上请诸位起身。”得知赵王丹的意思,伺候在一旁的宦者令应吉转述了一句。

“谢王上。”

“王上不是要吩咐王储之事?”等几位大臣站起,赵穆径直问了出来,双手紧握住了赵王丹伸出的手。

“立…赵…偃…为太…子。”

仿佛想起了什么事,赵王丹费力地说出了一句话,赫然是要立公子偃为太子。

“王上可是要立公子偃为太子?”听到赵王丹的话。赵穆急切地问道,一直悬着的心激烈跳动起来。他终于要成功了。

没有说话,赵王丹无力地点了点头。

在场的几位大臣听到赵王丹的话,一时间惊愕不已,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之前的流言竟是真的,赵王丹要破除太子启。

“王上,太子启乃不二王储,岂可轻废。”身为诸人之中爵位最高的人,平陵君赵禹反问一句,尽不畏惧赵王丹的威严。他的家族已和太子启紧密联合。赵禹尽对不容许太子启的地位动摇,想来朝中的老臣也不会批准,即便是赵王丹也不能一意孤行。

“平陵君所言在理,还请王上沉思。”内吏公孙闬也站出来附合,他可不认为年少无知的公子偃能驾驭赵国这辆宏大的马车,其权柄甚至会被赵穆等人掌控。相较而言,已初步接触政事的太子启无疑是赵国未来的最好君主。至少不会将权柄落到奸人手中。

“平陵君,公孙内吏,难道尔等要违背王意不成?”不容其他人开口,赵穆厉声质问着赵禹和公孙闬。现在全部邯郸城在他掌控之中。又有赵王丹的亲口谕令,大势已然站在他这边,等到大局已定,即便是李牧父子赶回也无用了。

之前在收到大捷的奏报之时,赵穆便借赵王丹谕令让李牧驻于代城,收拢胡人残部。以李牧的耿直为人,不可能违逆赵王丹的谕令,至于李御,远在漠北数千里之远,没有半个月休想赶回来。届时除非李牧父子谋反,不然这赵国的权利便会落到他的手上。

“我等唯王上之令是从。”行人楼媛率先开口承认了赵王丹的谕令,他的靠山平阳君病逝,之前建信君赵穆收买的效果浮现。随着太子启走,有平陵君诸人在,楼媛知道他永远得不到更大的权利。

和赵郝同为平阳君的左膀右臂,赵郝已然位于秋官大司寇之位,他却依然停留在行人馆中,自认资格才干都不下赵郝的楼媛自然不服。而今一个天大的机会摆在他的眼前,只要公子偃登上王位,楼媛自认还能胜任夏官大司马之职。

“我等唯王上之令是从。”冬官大司空赵耘也符合着说道,他本是一个不得势的远亲王族,皆因攀上赵穆的门路才得以升任大司空,自然要随着赵穆走。反正对他来说,何人继续王位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他不想再过以前的破败日子。

“太子之位,事关赵国安危,还请王上沉思。”春官大批伯赵翰本着为赵国着想,委婉地否定了赵王丹的谕令。他乃是王族近亲,父亲又是德高看重的太祝赵容,其家族与全部王族无可分割,自然盼看王族能越发光辉。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