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何处起苍黄(五)(1/2)

姜正意与徐村长交谈之际,庚泠泠正在村外的山上。

山上有一片火红的枫林,枫林中有一座小小的坟墓,今天是庚家父母的祭日,庚浩七告诉妹妹这一片枫林是当年爹为娘种下的。

“爹、娘,我来看你们了。今年哥哥不回来了,宗门那边不给他放假,真是太坏啦!不过他中秋节前几天回来过了,肯定来看过你们了,就原谅他好了!”庚泠泠嘻嘻笑着,两个酒窝明媚动人,富有山野的生机活泼,“你们不用担心哥哥,哥哥虽然笨,但有尘哥哥帮他,没问题的。”

庚浩七今年二十一,庚泠泠十七,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兄妹俩相依为命,做妹妹的对父母几乎没有印象,但庚浩七每年都要带她来这里祭拜父母。庚泠泠听兄长说,爹娘是跳崖殉情死的,但因什么跳崖却是不知,墓里或许埋的是从崖下找来的尸骨,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衣冠冢。唯一知道的是爹娘都爱枫,每年秋天这里化作漫天红野时,就是爹娘回来看他们兄妹了。

当年庚浩七一脚踢到一个仙人洞府之后,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能修仙长生了,而是跑回家把庚泠泠带过来,想把这个机会给自己的妹妹。可惜庚泠泠没有灵根,不具备仙人资质。再后来庚浩七遇到庄尘,请他帮忙全面检查了一番,确认妹妹无法修仙这才作罢。至此,庚泠泠修仙无望,要想让长生,唯有习武一条路可走。于是庚泠泠七岁那年,庚浩七让她和自己一同练武。庚浩七先是教了一些拳脚功夫,又开始让泠泠舞剑,他可不愿自己的妹妹像他一样成天抱着根棍子度日。不过庚泠泠学了几年便不愿再继续,兄妹俩为此还吵了一架,一个骂妹妹不懂苦心,一个说自己就是不想学武。两边争执不下,气得庚浩七好长一段时间都没回射阳,直到庄尘出面调解才和好。

“她不愿学,那就不学了,你拿出点魄力好好护她,让她一生平安快乐不就够了?”庄尘如是说道。那时候的庄尘还不知道,庚浩七恃才傲物,唯独在自己妹妹身上拿不出半点夸海口的勇气,生怕哪一天失去了这个世上唯一的至亲至爱,那样,他就真的只剩一个人了。

庄尘又劝道可以用灵药调养,也同样能让凡人免除病疫、延年益寿。庚浩七这才宽心一些,拜入乾清宗后,隔一段时间便来堇尘居寻庄尘掌丹药,打包寄回。“武可以不练,可如果这些天材地宝再不吃,你哥哥肯定要被气死了。既然他让步了,你也退一步才是。”在第一次随丹药寄来的书信中,庄尘写道。庚泠泠也明白这个道理,再不敢怠慢。这些丹丸药粉经庄尘之手,味道不错,还详细注明了食用方法和功效。那都是庄尘亲手写的,有时会在末尾与她闲扯两句,叮嘱她多看些书。说来不好意思,庚泠泠读信的期待远大于那些稀奇古怪的灵药,每次看完后,她都会妥善保管,闲时做做誊抄,临摹庄尘字迹。

至于那些灵药,说难听点,就算是一头猪,庄尘都能把它喂成通灵的灵兽了。一个人,再怎么肉眼凡胎,都能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变化,更不说庚泠泠天生聪明伶俐。被仙家丹药和天材地宝泡养了几年的庚泠泠再没生过病,不仅身体轻盈、头脑灵活,长得也越发亭亭玉立,上下有一种超越俗世的清新自然,宛若枝头萌发的山茶,盈盈灵动,蓬蓬生机。只是山茶清秀,也总归生长在凡家泥土,无可避免地被蝇虫困扰。庚泠泠在双亲墓前犹豫一会儿,压下心事,俯身勾起竹篮,微笑告别:“爹、娘,女儿就先走啦,以后肯定还再来看你们。”

……

射阳成所在的瓢城大县境内有诸多滩涂湿地,是多鹤之地。德子地向西三里就有一片浅湖湿地,那里可以放鸭,有莲花有肥鱼有白鹤,庚泠泠从小喜欢往那里跑,庄尘曾经和她带一起在那采过莲子。

一个月前,庚泠泠在浅湖放鸭,正好遇上几艘从射阳出来的赏景小船。射阳的公子小姐其实不常来这边,他们有更好的赏鹤之处,所以庚泠泠见到那几个公子哥时心中有些慌乱。她认出那个眉眼歪斜之辈是恶名昭彰的华平岳,常人避之不及,便匆匆赶鸭回去了,哪知还是被死皮赖脸地纠缠上了。

姜正意听完,心想这“败类纨绔”的名号真是被华平岳一屁股坐得死死。这强抢庚姑娘的恶劣行径今日今时断不能叫它发生!姜正意对村长言语了几句,请他带自己去找庚泠泠。

“泠泠去山上了,今天是她爹娘的忌辰。”

“哪里的山?会不会和华平岳他们撞上?”

村长起身指了一个方向,“不必担心,泠泠都是从村子后面来的,现在也快回来了。”

村子的后方是德子地的大片田地所在,一条小河自西而来,东边则是泛黄的群山。老村长驻足远眺,抬起拄杖,对姜正意道:“侠士瞧见了吗?那个提着篮子的就是泠泠了。”姜正意闻声望去,小路上的确有一个姑娘的身影,那姑娘见到老人,惊讶道:“徐爷爷,您怎么在这儿?”姜正意也得以见识到这小姑娘的真面目,虽容貌远不到倾国倾城地步,但自有一股惹人怜爱的气质。对于某种特殊癖好的油腻男子来说,这种妹妹系的角色杀伤力堪比灭世仙术。

“泠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