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夺门之变(1/3)

1449年——1657年土木之变后,大臣于谦拥景泰帝为帝,领导抗击瓦剌入侵。明英宗回归后一度被囚禁。大臣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发动政变拥明英宗复辟。

土木堡兵败,明英宗被擒,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惊。

朝廷乱作一团,主逃的声音喧嚣尘上。明朝五十万精锐丧失,朝廷已无兵可战。京城守军老弱病残加起来也不到十万,士气涣散,毫无斗志。即使全国总动员招来勤王之师,皇帝在人家手里,这仗也没法打,投鼠忌器。万一激怒了瓦剌,人家要是撕票怎么办?战无可战,那只能跑。很多人主张迁都南京,然后跟也先讲和。

时任兵部左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的于谦坚决主战。他说:跑是绝对不行。宋朝南渡是什么后果,大家不是不清楚。“国为重,君为轻”。皇上被逮去了,我们再立一个不就结了。这样他们就再也没有办法要挟得到我们。

于谦取得了皇太后的支持,拥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y]为新皇帝,即景泰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景泰帝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部长),总揽军务,备战瓦剌。

景泰帝登基后通告各地守军:明英宗已经不再是皇帝,不得再按明英宗的命令行事。全力抵抗瓦剌的进攻。

他发此令是针对也先利用明英宗来招降明朝守军。

在此之前,也先挟持着明英宗去招降宣府城。宣城守将杨洪拒绝开城,让城上守卒谎称自己不在城内无人做主。也先无奈,只得转向大同。

来到大同,也先让明英宗去叫开城门。这时大同已经接到朝廷命令,拒绝听命。明英宗亲自来到城下,对守将郭登说:咱俩也算是儿女亲家。你怎么忍心将我拒之门外呢?郭登说:我奉令守城,不敢擅开城门。英宗的手下担心英宗完不成招降任务会被瓦剌人杀了,以头撞门,连哭带喊。但郭登不为所动,最终也没有打开城门。

瓦剌不敢强攻太原,只得离去。

跟英宗一起被俘的太监喜宁,对英宗忠心耿耿,投降瓦剌后对瓦剌人也忠心耿耿。他把明朝的虚实一五一十告诉给也先,向也先献计以送回英宗为名入侵明朝。喜宁料定明军投鼠忌器不敢与瓦剌军对战,明朝只能迁都躲避。瓦剌占领北京后跟明朝南北对峙,分庭抗礼。

也先于是再次率兵南下。瓦剌兵临太原城下,以英宗名义要求借路。郭登拒绝,说:我们已经有新君了。言外之意,英宗现在已经不是皇上了,说话不好使了。

不过这也难不住瓦剌。瓦剌已经洞悉明军防线的薄弱之处,绕过太原寻隙而入,长途奔袭北京。

于谦派兵在紫荆关(在河北保定易县境内)阻击瓦剌军。喜宁亲自带路,从明军防守薄弱之处杀入,夹击明军。明军大败。紫荆关失陷。

瓦剌很快便杀到北京城下。

北京城下这时已经集结了二十多万勤王之师。于谦亲自指挥勤王军队迎战瓦剌军。他下令关闭北京所有城门,以示破釜沉舟,不胜不归。将士们明白无路可退,只有拼死一战才有活命的机会。

也先指挥瓦剌军进攻北京城。城外明军奋勇杀敌死战不退。城上明军居高临下以箭炮猛轰瓦剌军。瓦剌军死伤无数。

瓦剌善野战不善攻城,久攻不下。

这时宣城、辽东的勤王之师赶到,对瓦剌形成夹击之势。

也先毕竟是孤军深入,最害怕的就是攻城不下受到里外夹击。也先趁后路未断,匆匆撤兵而去。

郭登等边将趁机出城袭击瓦剌军,令瓦剌军再次损兵折将。

瓦剌大败而回,士气严重受挫。明军则士气重振,一扫土木堡之败的阴霾。

也先知道明朝又立了一个皇帝,留着明英宗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想以明英宗为筹码跟明朝议和。

群臣大多欢迎议和。于谦不同意。他认为如果同意议和就得接受瓦剌的苛刻条件。我们不能做危害江山社稷的事。“社稷为重,君为轻”。我们不能牺牲社稷去交换明英宗。何况明英宗已经不是君了。

也先频频派人来议和,条件越降越低,最后挥泪大甩卖,只求恢复朝贡贸易。明英宗也派人送信回国,希望朝廷接他回去。

群臣不断给景泰帝施压,要求接回明英宗。

景泰帝不乐意了,说:不是我贪恋皇位。当初是你们死劝活劝要我做皇帝,现在你们又要迎我皇兄回来。

景泰帝不希望明英宗回来,担心明英宗回来会跟他索要皇位。他登基时向群臣表示自己只是在兄长不能履行皇帝职责期间代理皇位,但真正坐稳皇位后就不想再下来了。

于谦说:皇位归属已定。这个事实不会改变。瓦剌无条件讲和,结束战争状态,这对社稷有利。

景泰帝得到群臣不会支持明英宗复位的承诺后同意与瓦剌讲和,派特使北上谈判。

特使将景泰帝同意议和的亲笔信交给也先,然后去拜见明英宗。明英宗托特使给景泰帝带个话,说自己绝没有复位的打算,只求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