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戚继光抗倭(2/2)

,但最终难免昏君的称号。

史书对嘉靖的评价褒贬不一。《明实录》称之为“不世出之主”,也就是世间少有的贤明之主。而《明史》称之为“中材之主”,也就是平庸的君主,简称庸君。

《明实录》是明代官方所修。《明史》是清代所著。相比较而言,《明史》更靠谱一些。

嘉靖死后,徐阶仿效杨廷和以嘉靖的名义拟制遗旨。

遗诏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对自己迷信道教荒废朝政之事进行自责;二是确立新君;三是修改一些弊政。比如道家的道场、珠玉采购、不急的工程全部停止,因为大礼仪之争而受到牵连迫害的大臣一律平反。

遗旨公布后,朝野欢呼,称徐阶是第二个杨廷和。

嘉靖的儿子朱载熜依照遗旨登基坐殿,史称明穆宗,又名隆庆皇帝。

朱载熜是嘉靖唯一的儿子。嘉靖有一百多个嫔妃,但只鼓捣出八个儿子。而这个八个儿子因为天生体质都比较弱,最终只活下来一个,就是这个朱载熜。

嘉靖死前没有立太子。有说法是嘉靖相信一个算命先生所说“二龙不相见”,所以至死也不肯指定继承人。一种说法是他不喜欢朱载熜而又没有别的选择,就爱谁谁了。

徐阶假借遗诏明确了皇位继承人,避免政局出现混乱。

新帝登基通常都要大赦天下以示仁慈德厚。被关入死牢等着砍头的海瑞因此捡回一条命。

海瑞因为骂皇帝被关起来。嘉靖还没想好怎么处理海瑞,自己得病死了。海瑞因此逃过一劫。

海瑞是一个绝对正直的人,用现在的话讲是道德模范、廉政标兵。

明朝官员的工资很低,能在明朝保持清廉非常难得。海瑞做地方官的时候,平时吃的菜都是自己种的。老母亲做寿才“腐败”一回买了两斤肉,还让肉铺老板感慨不已: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做上海大人的生意。同僚也当新闻到处传:海瑞买肉吃了。

海瑞38岁才考上举人,又花了6年时间考进士,但没考上,只好参加工作。因为学历不够做官的门槛线,海瑞被分配到县学当老师。

赶上领导来县学视察,别人都是行跪拜礼,只有海瑞拱手而已。他对领导讲:按规定,老师在学校不能屈膝。海瑞不媚上有傲骨得到领导的欣赏。海瑞因此被提拔为县学的校长。这个职务是有官衔的,虽然只是从八品的小芝麻官,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干部。

从八品月俸六石,大约折合月薪1500元,比现在的最低工资高不了多少。

后来海瑞又被提拔为七品县令,月俸涨为七石五斗,大概相当于1900元人民币。

海瑞做县令秉公执法,破了几十起冤案,被百姓称为“海清天”。因为政绩突出,海瑞被提拔到中央,做了户部主事,相当于财政部项目主管,正六品,月俸十石。这个官实际上就相当于办公室处级科员,级别不低却没有什么具体工作,是个闲职。海瑞因此有大量时间搞调查研究。他发现当今社会问题多多,皇帝却不作为,天天炼丹修道追求长生不老,于是写了一篇奏章给嘉靖提意见。

他在奏章中指责嘉靖重鬼神轻百姓,20余年不理朝政,致使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流传“嘉靖嘉靖,家家皆净”的民谣。他说嘉靖你不但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简而言之,总而言之,你一无是处!“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天下的人都认为你这人不咋地。

这份骂皇帝的奏章送到了嘉靖手上。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的规定,但凡指名道姓送交皇帝的奏章任何人不得扣留。所以即使司礼监太监知道海瑞骂皇帝也不敢扣留奏章。

嘉靖看了奏章火冒三仗,把奏章往地上一摔,怒吼:把海瑞给我抓起来。别让他跑了!

太监说:我听说海瑞已经买好了棺材在家等死。他不会跑的。

嘉靖一愣,反倒不知如何是好了。过了一会他说:海瑞想做比干。但我不是桀纣。

海瑞被下了大狱。刑部经过审理,认为海瑞骂皇帝属于“恶攻罪”,也就是恶毒攻击伟大领袖,应判死刑。判决交上来,徐阶和刑部尚书把判决压下来。不久,嘉靖得病死了。徐阶立即做主放了海瑞,让他官复原职。

这就是“海瑞抬棺骂嘉靖”的故事。

海瑞因为骂皇帝而名气大噪。

新登基的隆庆也需要用一个直言敢谏之清官粉饰自己的门面,将海瑞连升两级做了大理寺寺丞,相当于最高法院副院长,正五品。月俸已经达到16石,相当于人民币4000元。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