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莫愁前路无知己(1/3)

安小山不是读书人,所以说他很难理解读书人对于这位老人的尊敬。这位老人说话在读书人眼里圣旨还管用。

他也不是南方人,自然不知道这位老人在南方人的眼中那是神一样的存在。当年要不是因为有这个地位,他也不会被南方的皇帝给想办法驱逐出来。

“当年老祖宗曾经跟南萧的皇帝开玩笑,说南萧必亡于女子。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开玩笑,现在看来竟然是真的。”

关可清一边大着肚子给老祖宗夹火腿,一边开始开玩笑,这是在报复大长公主。

南萧的灭国就是因为茶陵王想要绑架大长公主南下,结果被安小山打穿了国门最后亡国了。

现在看来,南枭的灭亡是跟大长公主有关,真的是亡于女子了。

“哈哈哈……”

“其实这事就有点扯了。要说下面老夫自认还有两下子功夫,但这勘测国运根本就是扯淡。”老人家根本不占这个便宜。

“那年老人家可是真厉害,随口扯个蛋就算的这么准。”安小山说道。

“你们两个够了啊。这个时候非要拿我说事吗?南萧是多行不义早晚得灭亡,跟女子有什么关系?”

大长公主不乐意了。哪个女子被比作红颜祸水也不太开心?

“嗯,大长公主说的对。一国之灭必有原因,从来都不是因为女子。但是这帮男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没用归结于女子身上,古往今来这女子背了多少锅?”

老头嘴里咀嚼着一块火腿,品尝着其中滋味迷醉的说道。

“我当年之所以说南萧毁亡于女子之手,其实是嘲讽。南萧的文人有才归有才,但是总爱拿女子说事儿,这是其陋习。”

老头吞下火腿之后,摇头晃脑的说道。

四个人一桌吃饭,李卓只能忙来忙去伺候局。谁让他在这里辈分最小。

信子羊是老祖宗,大长公主身份尊贵,安小山是义父,而关可卿算是义母。他岁数第二大辈分最小。所以只能伺候局。

几个人吃饭也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谈论的热烈。

“对了,你也是诗坛魁首,你那书房摆设的怎么一点雅致的意思都没有?”

老人家突然间想起来眼前这位定位王做的几首诗,他是着实的喜欢呢。

“哎哟,老爷子,您这话应该出去跟您那些徒子徒孙说。别的事儿我还真不在乎,要说当个诗坛魁首,我还是乐意之极的。”

安小山一听到这个话题来了兴趣。

“可别这么说,那是大乾的读书人,你的名声在江南那可是家喻户晓。江南的读书人佩服的很。要不是因为你是个太监,江南不知道有多少少女哭着喊着过来找你。”

这个时候关可卿痴痴的一笑开口了。她先是被安小山所救有了好感,后来也是不可救药的,沉迷于安小山的才学里面。

“历史不会随便遗忘一个人,几百年之后你的诗词必然家喻户晓,好的东西,好的文字,没人愿意忘记。”

老头评价着说道。

“来来来,把你做过的诗词全都背诵一遍,让老夫佐酒。”老人家来了兴趣。

安小山一看这文人果然不一样,您看看这位老人家就这诗词就能下酒。

这事关可卿最愿意干。他一手一手的把安小山的诗词全都背诵了出来,每到精彩之处,老人必然手足蹈的拍桌子,然后干一杯。

干杯之后还要尽情地点评一番,仿佛唯有这样才能完整的拒绝这精妙之处。

关可卿和大长公主也极其凑趣,她们要把这位老人的点评记录下来,籍录成册,那可是名传千古的东西。

就算是不想着名垂千古有这位老文宗的点评,那也可以成为镇家之宝了。以后谁还敢瞧不起安小山?

谁家能拿出来文宗点评的诗词歌赋。

很快安小山做过的诗词就全都背诵完了。不过老人家依然意犹未尽。

“痛快,痛快,定北王可还有新的应景诗词佳作,来一首让老夫过过瘾。”老人家直呼痛快之后,还要一首诗。

“应景的?”

安小山说着,看到窗外天色阴沉,雪花开始飘散下来。不经意间看到了李卓。

“送李卓一首吧。”安小山突然说道。

“我?哦,多谢义父,还请义父赐诗。”李卓赶紧说道。

他还真有几分期待,要知道义父的诗词之名天下皆知。而且送的人特别多,比如关可卿姑娘,比如大长公主。

都是送完了之后,然后……

李卓有种不好的感觉,貌似以前义父送诗词都是女子啊,送完之后……

他看了看两位的肚子,感觉特别的别扭。义父送我诗词是啥意思?

关可卿和大长公主立即兴奋了,安小山可是好久没做诗了。自从把两个人骗到手之后,好像就不怎么上心了。

今日难得有诗词出现,当真是太好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